成组技术在机床轴类零件加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nev0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对制造业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对制造高档机床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机床产品的设计也越来越趋于个性化,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已由原来的少品种、大批量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因此机床制造企业都将面临如何在这种不利于批量生产的形势下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问题。而成组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恰好为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案,又因为机床产品中的轴类零件大多数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并且在零件结构和工艺方面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在传统的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存在工艺设计的重复性、同类零件工艺的多样性、工艺链排序缺少标准化和规范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以成组技术为切入点,以机床轴类零件为目标,结合零件编码系统和遗传算法来研究成组技术在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加工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该企业所生产的轴类产品的结构特征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德国OPIZT零件编码系统的研究,自行编制出了一套适用于该企业和本文研究目标的编码系统,在对样本零件进行编码之后通过特征编码计算出了每个零件之间的相似度系数。其次,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零件分组数学模型,将零件之间的相似度系数以矩阵的形式表达,并带入该数学模型中;再通过构造遗传算法中的染色体矩阵以及各种遗传算子使它们能够符合该模型的约束条件;然后在matlab中编程、仿真,完成对该模型的寻优求解,并以零件组中相似度系数之和作为评价零件分组的指标,与此同时也使用传统的编码分组法对样本零件进行分组,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和传统编码分组结果的对比,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分组方法的确能有效地对零件进行分组。最后,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建立了零件加工工艺的排序模型,并以某车床主轴为实例使用遗传算法来对其加工单元的顺序进行寻优和求解,结果表明仿真得出的加工顺序与实际生产中的工序安排是吻合的。由此可见将成组技术应用在机床轴类零件的加工中是可行有效的,遗传算法在零件分组和工艺排序中的应用也是很有实际意义和发展潜力的。
其他文献
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与DSP的高速多通道实时数据采集传输系统。该系统通过FPGA实现对时钟、ADC、DSP等芯片的功能配置,采集数据由FPGA预处理后通过EMIF接口传送至DSP,并完成后
1 国际高中成立的且的三十年前国际学校协会创办了国际高中教育(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并得到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认可.国际高中办公室(Inter
在俄语军事领域文本的自动处理中,对武器装备名称进行共指消解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模式匹配的方法,从维基百科的Infobox结构中同时提取共指词和模式
<正>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2013年度药品销售额为1.62亿元。药库是药品进入医院的第一环节,药库工作管理效果直接影响到药品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因此,加强药品的采购、入
目的:研究地震前和地震后15d、30d汶川映秀镇居民卫生防疫意识的变化,为开展震后群众防疫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卫生防疫意识调查表,对灾民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决
目的:通过测定人肝癌SMMC 7721细胞酪氨酸转氨酶(TAT)cDNA序列,并观察其糖皮质激素受体(GR)通路是否存在异常,以探讨地塞米松(Dex)丧失诱导SMMC-7721细胞TAT活性的机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