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消极心理的调查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s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们深受语法教学法的影响。对于英语的学习局限于传统的重视英语阅读和翻译能力的提高,所以现在很多学生英语成绩很高,善于做一些阅读翻译题。而在语言表达上,经常会出现各种中国式英语口语,很多人一张口就不会表达的现象特别的常见。小学英语作为我们大多数人英语启蒙的重要时期,理应担负起培养学生良好兴趣,做好学习路上“领头羊”的角色。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加强对于口语教学的重视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由于很多地区英语口语并没有纳入到考试的体系,深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有老师对于口语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首先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以及访谈法。其次,调查问卷从学习动机、学习习惯、语言输出障碍、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一些教学评价、方法这几个角度来考虑,在此基础上和一线教师及学生进行沟通了解情况。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学生的内在品质薄弱,语言知识也相对欠缺,并且心理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伴随着家庭教育以及相关考核方式的影响,会产生口语交际的消极现象。针对此类问题,从教育激励引导、ARCS动机模型教学策略的应用、良好氛围的形成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口语考核的调整这几个角度来进行改善,致力解决相关的消极问题。
其他文献
互联网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渗透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旅游产业要素流动和配置大大优化,产业组合方式被打破重组,产业链条不断拓展而更加完善;传统旅游企业将互联网作为改革高地,创新商业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旅游消费者通过信息交互获得更高的
纳税信用管理是现代税收征管的一种重要方式,有助于税务机关提升税收征管效率、优化税收服务水平。然而目前我国的纳税信用管理法律制度在适用对象上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相对于较为完备的企业纳税人信用管理而言,自然人纳税信用管理的制度局限主要体现为法律依据不足、信息采集中权责义务不明确、具有针对性的自然人纳税信用评估机制还未建立、自然人纳税人获得正向激励的权利配置缺失、自然人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亟待完善,由此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政府的支持,跨境电商在义乌发展势态良好,为义乌及其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义乌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在国内外学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义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及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以达到促进区域内跨境电商产业进一步集聚发展的目的。首先,阐述了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及测度方法,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评估义乌跨境电商产业集聚发展概况,分析其整体发展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人口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等挑战越来越严峻。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过去那种以医院与疾病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长期、连续健康照顾的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居民看病就医集中到上级医院,造成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门可罗雀,严重束
2020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了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会议提出两大重点工作部署:“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结合将为乡村经济提供新的生长点。广西作为文化资源富饶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应思考如何通过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激活特色民族文化基因,促生经济发展新动力,实现乡村经济振兴。本文以乡村振兴为视角,
企业创新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我国在创新方面的成果十分喜人,但相较于东部发达地区,西部后发展地区产业存在创新资源缺乏,创新水平低等诸多问题。西部后发展地区可以通过建立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来加强科学技术信息的管理和流动能力,促进产业创新技术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以弥补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落后之间的鸿沟。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现存的创新绩效研究大多针对东部地区,缺乏对西部后发展地区创
2019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为未来我国金融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具体方向。《报告》认为,在未来我国的金融工作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推动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融资担保行业作为金融供给中的重要保障环节,承担着服务实体经济
攻击行为是一种蓄意去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攻击行为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校园欺凌多发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且高中生中出现的次数更为频繁。因此,学校、家长等各方需要重视和关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已有研究表明,父母心理控制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但是,其内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引入共情这一变量,探究其在父母心理控制与高中生攻击行为之间的调节机制。本研究采用父母心理控制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改革步入了快速推进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地方和学校更大的课程自主权,这对于学校来说意义重大,学校可以开发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学校课程作为学校办学特色中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许多学校发展改革的必要动作,开发并实施特色课程就成为一个学校形成特色、发展特色的重要环节。同样,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学生、教
利他行为(altruistic behavior)指的是一种自发的、帮助其他人而不求回报的行为,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国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利他行为不仅仅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社会化标志,同样也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生理、心理各方面发展都最为快速的时期,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引导学生形成健康、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