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不良现状及成因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bin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为金融发展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面对世界各国金融危机的相继爆发,银行业要在新世纪中获得稳定发展,必须把风险管理尤其是信贷资产的风险管理和不良资产的防范与处置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债权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高度关注,金融监管当局也在采取种种办法降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进入攻坚阶段。如何改善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不良现状,降低风险资产率、防范新的不良资产形成是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粗线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市场面临的种种不容乐观的现状,并运用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对此现状的成因作了一番理论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针对分析得出的结论,初步探讨了一些改善现状的方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4年7月的报告《外国直接投资趋势和近期发展》中指出:2003年中国接受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530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接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在这
本文围绕石油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从中国石油企业实行跨国经营的必要性出发,从传统跨国经营理论、跨国经营理论新发展和发展中国家直接投资理论
我国劳动力相对丰富和资本相对稀缺的资源禀赋结构使得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中小企业在很长时间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构成部分。但是以大银行为主高度集中的金融体系导致中小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