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器械难度作为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评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身体与器械技术协同创新的典型代表,已成为当今个人项目成套动作创新编排的核心亮点。本文遵循新奥运周期(2017-2020)国际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技术的发展前沿,对中外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的选编要素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创新编排的发展思路。采用文献资料、观察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第36届世界艺术体操锦标赛和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全能前8名优秀选手4项器械成套的器械难度编排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国内外选手在器械难度上编排的差异性,探析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器械难度编排的思路和训练方法,将器械难度特色元素融入教学之中,为我国艺术体操教学提供可靠依据。研究结果:1.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器械技术运用和附加标准的选用上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外运动员器械技术运用具有独创性、附加标准选用类型较为丰富。2.国外运动员平均4项器械的器械难度分值为15.18分,我国运动员为11.85分。我国运动员的选编分值以0.2分和0.4分为主导;国外运动员以0.2分和0.3分为主导,且0.3分值的选编数量为我国的近2倍之多,我国对于0.3的选项分值甚少。3.国外运动员倾向于“站姿”和“BD过程中”的类型,我国运动员主要侧重于选择“单独”的类型。4.在完成方面,国外优秀运动员出现较少失误,能够利用器械难度动作突出成套动作的主题思想;而我国运动员缺乏“有趣”“创新”“同步”的器械难度编排。结论:1.我国运动员器械难度的技术类型缺少超难运用、附加标准缺少内涵量,致使器械难度的构成缺乏创意性。应最大限度地丰富器械运动的方向,增加运用器械的类型。2.选编分值相差较大的为球操,差距最小的为圈操和带操。应充分考虑具体器械所拥有的“典型化”技术特征,增加器械难度的含金量。3.我国运动员忽略了器械难度本身的特色元素融入于“身体难度”过程中所获得的多元价值、融入于“舞步组合”过程中所增添的艺术元素。将多样化的器械难度表现形式孕育于空间、速度、节奏等多维度组合,凸显器械难度在成套动作中的经典成分。4.器械难度“零价值”,是阻碍我国运动员获取高分值的瓶颈。只有在“超完美”的保驾护航下器械难度的双重价值才得以实现,从而提高成套动作的整体价值与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