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量外来人员和失地农民涌入城市,城市流动商贩的出现无可避免,而且流动商贩的数量逐年增加。大量流动商贩的存在影响了社会正常的交通、经济秩序,破坏了市容市貌和卫生环境,同时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了困扰。流动商贩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广州城市管理的难题。广州以前对流动商贩的管理都是以粗暴,简约的没收、罚款等刚性手段为主,属于刚性管理,暴力事件不时发生。从2009年开始,广州城市管理工作提倡文明执法,一切依法行政,执法手段和方法得当,尽量让流动商贩,群众和社会都认可执法工作,力图创建一种和谐文明的管理氛围。但是文明执法实行几年以来,工作思路仍不清晰,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难以展开,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试图以柔性管理理论为基础,论述广州城市管理引入柔性管理的作用与可行性。通过参考国内外城市管理中柔性管理的先进做法,结合广州本地的实际情况,将柔性管理更有效的融入文明执法当中,提出具体的柔性社会管理措施,为文明执法指明工作思路和具体工作方法,让文明执法能够有效展开,使广州流动商贩管理工作得到质的提升。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文明执法的文献,整理分析之前的研究成果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采用访谈法对城管执法队员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流动商贩管理文明执法的认识,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用柔性社会管理理论对文明执法进行指导和补充,分析流动商贩文明执法存在的问题:在执法主体上存在管理观念传统,部分执法队员消极执法的问题,同时受到执法环境中可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保障不足,执法程序上“三难”现象突出,执法冲突难以避免,流动商贩乱摆卖的年轻化、集团化、机械化、暴力化、企业化、市中心化趋势带来的挑战,城管形象妖魔化,对少数民族管理力不从心等客观原因的制约。并进行原因分析:执法人员准入制度和培训体系不完善,执法观念存在偏差,立法滞后,政府引导不足,缺乏监督体制,政府对文明执法宣传不足。提出改进措施:规范执法方式,深化文明执法理念,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人员准入制度和培训体系,完善立法,健全文明执法的制度,加强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加大宣传力度,给流动商贩提供合法经营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