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典型区域农五师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了解土地变化的特点和规律,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论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阐明了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运用特尔菲法建立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定量地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效应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主观的生态环境变化即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首先是农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总的来说农用地占土地利用的面积比例最大,变化的幅度也最大,其生态环境影响与效应也最明显。其次是建设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建设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包括正、反两方面,正面的影响和负面的影响在变化过程中部分作用相互抵消,整体对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的贡献不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明显。最后是未利用地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未利用地的减少对新疆兵团的生态环境改善的有一定的作用。二是定量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即客观的生态环境变化。土地利用在时空与数量上都发生了变化,使典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明显,尽管各地类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部分作用抵消,使整体生态环境质量由原来的0.344提高到0.346,变化很小,总体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针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做好新疆兵团的生态环境建设。
其他文献
进行湖羊及陶湖杂交一代的部分生长发育性状、繁殖性状以及肉质性能的比较研究,旨在为湖羊品种的杂交改良提供参考依据。选择相同季节出生的湖羊以及陶湖杂交一代,在初生、2
目的探讨分析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急诊整形美容修复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4月~2017年4月间于医院接受治疗的4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出现外伤的急诊患者为本次研究实验的观察对象,按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主线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本文运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抚脉改革演进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遵循政府放权扩大市场调节空间、实现政府与市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