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社会实行的用于保证各方利益主体平等参与公共决策过程,是决策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一种重要制度设计。我国自1998年开始将听证制度引入价格决策领域,这一制度提高了政府公共决策质量,但由于制度设计、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公众仍存在价格听证是“逢听必涨”、“走形式”的质疑,因此,有必要全方位研究探讨价格听证制度从设计初衷到执行实效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回顾了价格听证制度的建立过程及其制度文本的主要内容,阐述了该制度建立的必要性,通过构建“状态—结构—绩效”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价格听证面临的社会背景和技术性制约因素,从结构和功能两个层面认识价格听证制度在提升公众参与度、优化定价效率、体现公正公平的效能。同时,从陕西省的价格听证会实践出发,以经济效率、公众参与度、公开透明度、法制规范程度四个要素衡量该制度的实际绩效,总结归纳实际执行中影响制度绩效发挥的关键变量,进而提出完善功能定位、强化意见反馈、弱化信息不对称等改进价格听证制度绩效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