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作为新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基础。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则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直接面对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业务素质能力是执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关键要素,直接决定了居民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促进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更好的开展,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升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需要在优化卫生硬件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对软件的投入,即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因此有必要对山东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影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其业务素质水平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了解山东省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现状,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做出评价,分析影响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并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为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和服务质量,提供可能的解决途径和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由课题组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询问受访人员并填写完成,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7%。采用EpiData软件和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分析方法主要有:(1)描述性分析:对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因素、工作相关情况、业务素质水平得分及居民满意度进行描述性统计,正态数值变量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非正态数值变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描述,分类变量采用构成比表示;(2)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影响因素分析:(3)对访谈资料采取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4)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进行SWOT分析,找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优势和劣势及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为改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提供有力证据和发展策略。主要结果(1)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直接评价: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优秀、良好、中等、较差的比例分别为42.6%、38.6%、16.3%、2.6%;(2)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间接评价:居民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的总体满意率为88.41%。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孕产妇、0-6岁儿童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服务的满意率分别为88.4%、87.1%、86.1%、92.7%、92.5%;城市和农村居民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服务的满意率分别为:87.0%、90.2%;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服务的居民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满意率分别为:88.4%、90.4%、84.4%、89.9%。(3)单因素分析显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所在机构类型、不同工作内容、文化程度、接受医学院校教育情况、职称构成情况、培训情况、工作量变化情况、收入变化情况、绩效考核情况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人员所在机构类型、文化程度、接受医学院校教育情况、培训情况、工作量变化情况、收入变化情况、绩效考核情况是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影响因素;(4)SWOT分析显示,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具备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基础、具备工作专业性基础、业务素质水平较高、居民满意度高的优势;具有地区及机构发展不平衡、文化素质水平较低、高级人才短缺、工作量较大、收入较低的劣势;面临政策支持力度大、财政支持增加、高校公共卫生专业学生数量增加的机会和流动人口增加较快、财政补助资金到位不及时、城市居民依从性较差的威胁。结论与建议根据研究结果和对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的SWOT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政策方面:强化政府职能,完善政策制度制定,改变重医疗轻预防的观念,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2)资金方面: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和支付;(3)人员方面:增加人员总量,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技术水平;改革人员激励机制,提高人员工作积极性;(4)政府和机构方面:改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环境,减轻人员工作负担;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应对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工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