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技术的干涉光谱图像的显示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谱仪在宇航、遥感、生化、环保、天文、红外物理、核磁共振、等离子体诊断以及信息处理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以其扫描速度快、波数准确度高、光谱范围宽、结构简单的优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傅里叶变换光谱仪涉及到干涉学、光谱学、调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多个学科,被世界公认为分光技术最优越的光谱仪。传统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都是采用迈克尔逊干涉仪作为干涉装置,对仪器的机械加工和装配精度的要求都比较高。而且由于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计算量比较大,一般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傅里叶变换的计算。这样就限制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小型化和稳固性。近年来,随着干涉仪的发展,出现了渥拉斯顿棱镜的偏振光干涉仪。其光路系统无需运动部件,整体结构简单稳固,机械精度要求不高,而且可以对脉冲光进行单次光谱测量。经过改进的渥拉斯顿棱镜干涉仪,光学元件更少,光路结构更加紧凑可靠。此外,由于高性能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出现,为傅里叶变换的计算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傅里叶变换光谱仪的稳固性、便携性和实时分析能力得到提高。 本文首先阐述了傅里叶变换光谱仪以及偏振光干涉仪的一般理论;根据改进型渥拉斯顿棱镜的干涉仪和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 2812 DSP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傅里叶变换光谱仪。该光谱仪通过DSP来驱动线阵CCD、采集干涉信号、完成模数转换、实现2048点FFT计算、并驱动LCD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文中详细介绍了整个电路系统各个部分的组成以及电路的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TMS320F 2812 DSP单元的电路。此外还介绍了光谱仪系统的控制和信号处理软件的结构和工作流程。整个光谱仪结构紧凑、稳固,具有较好便携性,以及独立实时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且可以与PC机交换数据。它的实现对于采用更高性能DSP的傅里叶光谱仪提供了很好的前期基础。
其他文献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病原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造成的感染成为与乙型肝炎,艾滋病并列的世界三大感染顽疾。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显微镜下呈球型,葡萄串状排列,因此被称为葡萄球菌。同时,由于它能产生一种金黄色的类胡萝卜素而获得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名称。这种金黄色的类胡萝卜素的色素(Staphyloxanthin)增强了细菌对氧化胁迫和对宿主嗜中性粒细胞吞噬的抵抗能力,可以帮
少体核反应的研究对探索轻核结构、核反应机制、核力性质起着重要作用。而n+d反应是少体核反应中最特殊的反应之一,是研究核子-核子相互作用、三核子力的重要手段,其出射中子双
弦理论研究属于现代物理界的前沿领域,它与凝聚态物理在很多方面都有紧密的联系,并且其研究方法和结论都对凝聚态物理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弦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Gr
近几年来,在等离子体刻蚀工艺中,对放有基片的极板上同时施加高频和低频两个射频偏压的双频容性耦合式放电的刻蚀工艺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单频容性耦合放电相比,双频容性耦合放电
原子核质量作为原子核的基本性质之一,多年来一直是核物理研究的热点课题。到目前为止,实验上已经测量出来的原子核质量大约有2400个,理论预言还有约5000个原子核质量尚未测量,对
核对称能是核体系中子、质子不对称而具有的能量,其密度依赖形式不仅对于远离β稳定线的原子核结构、核反应很重要,而且对核天体物理的许多问题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经过近
利用人工地面站发射VLF电磁波来加速辐射带电子沉降是空间物理研究的热门课题。本文利用DEMETER卫星的电场探测器(ICE)和高能粒子探测器(IDP)的数据(2005-2009),首次对地面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