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教育主体在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并不能完全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育人效果,而实践活动提倡知行合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特殊的育人功能与优势,是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在内化于心的基础上,高度重视实践的价值和作用,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是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大学生正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保障。基于此,本文瞄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前沿与现实需求,从建立长效机制的角度深入探讨、全面分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议题,阐释意义、剖析问题、阐释原因、提出对策,以期为推进当前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对策支持。文章第一部分主要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一般理论分析。首先厘清了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与实践育人、机制与长效机制等相关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构成要件和理论基础。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和综合保障机制。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实践育人理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第二部分论述了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现实背景。一是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主要表现为“立德树人”、“外践于行”和“固化于制”三个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方面,即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外践于行,实践养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固化于制,长效机制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障。二是构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科学的理论指导、丰富的地方实践、深厚的传统资源和有益的西方借鉴。第三部分阐释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重点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健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机制。包括进一步构建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协同运行机制,构建各负其责的责任管理机制,构建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支持参与机制。二是形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综合保障机制。包队伍保障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制度保障机制、基地保障机制等等。三是优化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估机制。即建立科学合理的定期评估机制,构建三位一体的正向激励机制和软硬结合的问题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