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锌溶液锌粉置换深度净化除钴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度净化不仅可提高电流效率与电锌质量,也是实现机械剥锌的前提条件,是湿法炼锌溶液净化的主要发展趋势。目前,我国湿法炼锌溶液净化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较,仍有一定差距,存在净化深度偏低、锌粉耗量过大等问题,因此,加强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锑盐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硫酸锌溶液净化除钻工艺。在锑盐法净化除钴中,国内外许多工厂都采用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或一段净化时保留少量Cu2+、Cd2+的方法,强化锌粉置换除钴,但是对Cu2+、Cd2+的加入量及其影响规律,仍存在较大争议;此外,在锌粉净化除钴中,锌粉活性随净化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以致除钴速率减缓、锌粉消耗增加,通常认为,这是由于锌粉表面生成了碱式硫酸锌,阻碍传质过程所致,强化传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之一。针对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本论文系统研究了添加Cu2+、Cd2+对锑盐净化除钴的影响,并探索研究了超声波对锑盐净化除钴过程的作用。实验研究了未添加Cu2+、Cd2+条件下的锑盐净化除钴过程。考察了锌粉种类、锌粉用量、锑盐用量、温度、搅拌速度、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置换除钴速率及净化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锌粉性质对置换除钴影响很大,采用含有少量Pb和Sb、粒度较细的锌粉,既能加快除钴速率,提高除钴的深度、还可减少锌粉用量;升高温度可显著提高除钴速率,实验确定锌粉置换除钴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90kJ/mol,表明锑盐净化除钴过程为化学步骤控制;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温度85℃,锌粉用量2g/L,锑盐用量3mg/L,搅拌速度300r/min,溶液初始pH值4。在锑盐净化除钴最佳条件下,实验研究了添加Cu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添加一定量的Cu2+,不但能够提高除钴速率,而且可在较少锌粉用量下,实现溶液深度净化;在最佳Cu2+添加量50mg/L下,可使溶液中的[Co2+]在90 min内降至0.1 mg/L;单独添加少量的Cd2+有利于锑盐净化除钻,但其添加量过多(如150mg/L),反而对除钴过程有害;同时添加Cu2+、Cd2+,除钻效果比单独添加Cu2+时更好,与未添加Cu2+、Cd2+时相比,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使[C02+]达到更低的水平,实验确定的最优除钻工艺条件为:[Cu2+]015mg/L [Cd2+]015mg/L、锑盐用量3mg/L、锌粉用量2g/L、温度85℃、搅拌速度300 r/min,溶液初始pH值4,在此条件下净化60min,溶液中[C02+]降低至0.078mg/L探索研究了超声波对锑盐净化除钴过程的影响,得出的初步结论为:超声波对提高锌粉置换除钴速率具有一定的作用;超声波功率在160W范围内,置换率随功率的增大而增大,而超出此范围,继续增大功率则不利于除钴;高频率(如100kHz)超声波对净化除钻有利,若超声波净化时间超过60min,低频率(如45kHz)超声波更易促使已沉积的钴返溶。
其他文献
电影作为20世纪最主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包罗万象.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文化的方方面面.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外的影视作品中都可以寻找到中国元素的踪迹.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各类传播媒介迅速兴起,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电视作为信息传播的大众媒体,具有受众基础广泛、影响力大、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文化引领中发挥着不可或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钢铁材料特别是对低碳钢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炉外精炼技术能够进一步净化钢液纯度,提高产品质量,特别是RH真空精炼技术。某钢厂在运用RH-MFB
记者的采访工作是新闻行业中的重要一环,是所有新闻的源头所在.想要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一定要从记者采访工作的务实性入手.本文首先分析了记者采访工作务实性的意义
当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长期以较快速度发展,汽车总量也在快速增长,由此带来的道路交通事故也呈现迅速增加的态势。交通事故不仅会造成当事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因此而产生的交通拥堵也
基于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媒体融合,既是时代发展必然,也是大势所趋.融媒体环境中,传统新闻媒体及广大传统媒体记者面临着观念、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培养全媒体记者、提高全媒体
铁路是陆地上最环保、最节能的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充分发挥了铁路运输的潜力,当今铁路运输正向高速化、重载化方向发展。钢轨作为重要的轨道部件,其质量与铁路运营的安全和效率有
随着轴承钢的广泛使用,对轴承钢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苛。轴承钢中夹杂物含量是衡量其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原因是钢中夹杂物严重影响轴承钢疲劳寿命,尤其是点状不变形夹杂物。因此
本文首先分析了融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接着提出了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积极迎合媒体融合趋势创新电视节目,结合用户消费习惯立体化开发内容,提升广播电
X线胸片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医学成像诊断方法之一,放射科每天产生大量胸片图像,一旦发生归档错误,将产生严重的后果。本文研究了基于DICOM胸片图像的患者身份识别技术,它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