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行为与公共物品供给的理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ong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社会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现实,必须尽快形成惠及全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政府的作用、政府行为的导向。考虑政府的作用,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考虑政府是否对公共物品直接供给,而是还要考虑通过政府行为来影响、鼓励社会力量对经济中公共物品的贡献。虽然在理论界一直存在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和私人供给两种不同的看法,而我们要探讨的主要的是在私人对公共物品的自愿捐献的前提下,政府行为对经济中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以下的问题:(1)政府行为(通过补贴和税收政策反映)是否会对消费者自愿捐献公共物品产生影响?并且能否改变经济中公共物品的供给总量?(2)在消费者“以脚投票”的情况下,政府行为能否增加消费者的效用,实现帕累托改进?(3)面对当前中央地方关系,如何处理?文章首先明确了在当前形势下对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体系需求的迫切性,指出政府行为在实现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现实必要性;在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供给理论之后,通过建立数理模型,分别论证了政府行为对经济中公共物品供给的中性与非中性。政府行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对消费者提供的补贴和采取的税收政策以及政府在供给公共物品中角色的不同,将导致不同的结果(采取固定的人头税和政府也同时提供公共物品所产生的影响是中性的);之后,在一个两期、两地区、居民可以自由迁移的模型下,进一步论证了政府行为在对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进而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重要作用;最后,在明确了政府行为的重要性之后,我们从现实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出发,指出了其面临的挑战、必须实现转变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以及相应的改革措施。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馆是集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普场馆。自2003年8月8日开馆至今接待了国内外观众140余万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
陶行知在中国教育改造的实践中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寻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进化、知识进化的根本方法。在教育进化、知识进化的历程中只有"行动的教育"、在"劳力上劳心"
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常态的阶段,国内企业势必要成功从中国制造转型到中国创造,才能适应原有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现状,让创新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永动机。那么,企业就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修养的调研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应充分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力争通过教学主渠道
在蚕的成丝过程中,剪切作用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我们通过流变仪对高浓度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浓度15%~37%)施加剪切作用(剪切速率分别为1000 s-1and 2000 s-1),用差示扫描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能源格局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生物质本身特点的限制,在生物质燃料规模化应用的道路上,仍有不少的障碍,比如低热值、
九十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利益格局的转化,各种矛盾不断突现,信访问题也随之升温,成为令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感到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从2003年开始,我国又进入
都市农业园区是具有三产融合、三生一体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化农业园区。随着国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地都市农业园区迅速发展起来,尤其是大城市周边郊区的都市农业园区如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