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胱甘肽对肺纤维化大鼠抗氧化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xue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慢性、弥漫性肺间质病变,它是以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为特征性的组织学表现。特发性肺纤维化以进行性肺损伤、炎症、肺组织纤维化为特征。其预后较差,病死率高,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期为四年左右,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仍以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性药物为主,但疗效不确切,副作用明显。因此寻找治疗IPF的方法尤其是治疗药物,已成为主要研究方面。本研究通过与传统激素比较,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探讨不同浓度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抗氧化影响;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博来霉素致肺间质纤维化大鼠的表达。   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共90只,体重220±10g,将其随机分为五组:(1)正常对照组(N组):18只,用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于造模后第一日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日,分别于7、14、28天处死6只。(2)模型组(A组):18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A5(5mg/kg),于造模后第一日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日,分别于7、14、28天处死6只。(3)地塞米松组(B组):18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A5(5mg/kg),于造模后第一日用地塞米松0.5mg/kg腹腔注射,1/日,分别于7、14、28天处死6只。(4)谷胱甘肽小剂量组(C组):18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A5(5mg/kg),于造模后第一日用谷胱甘肽0.1g/kg腹腔注射,1/日,分别于7、14、28天处死6只。(5)谷胱甘肽大剂量组(D组):18只,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博来霉素A5(5mg/kg),于造模后第一日用谷胱甘肽0.4g/kg腹腔注射,1/日,分别于7、14、28天处死6只。各组剪断腹主动、静脉取血放血处死。①测血清TNF-α值。②右肺下叶制成匀浆测定肺组织TNF-α、CTGF值。③通过HE染色、Masson胶原染色来测定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   结果:⑴A组大鼠肺组织TNF-α含量于造模后第7天开始升高,明显高于N组(P<0.05)。表达高峰在造模后第14天,以后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造模后第7天治疗各组和B组大鼠TNF-α均呈低水平升高趋势,低于A组(P<0.05)。谷胱甘肽各剂量组TNF-α均低于激素组,但仅D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第14天, C组与B组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低于B组也低于C组且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造模后第28天各组的TNF-α含量,在D组中低于各治疗组和N组,且有显著差异(P<0.05)。⑵A组各时间点肺泡炎程度显著高于N组(P<0.05),A组14天时、28天时肺纤维化程度显著高于N组(P<0.01),表明动物模型复制成功。B组和C组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减轻,7天时组比较:B组、C组肺泡炎程度较A组显著减轻(P<0.01),14天时比较:B组、C组肺泡炎程度较A组显著减轻(P<0.05),28天时比较:B组、C组纤维化程度较A组显著减轻(P<0.05),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05)。D组各时间点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较B组减轻,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①体内氧化一抗氧化失衡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博来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有治疗作用,而且其疗效优于传统的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尤其是大剂量(0.4g/kg)的效果更有意义。②应用谷胱甘肽能够减轻博来霉素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炎症及纤维化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减少肺组织TNF-α、CTGF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肿瘤坏死因子-a(TNF-a)诱导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发生脂质过氧化,通过细胞黏附试验观察阿托伐他汀(ATV)干预后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与单核细胞(U937)发生黏附的改变,并分别从ATV对HUVEC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量及单分子ICAM-1与其配体CD11b相互作用力的影响两方面进一步探讨ATV调脂外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以0.1% I型胶原酶
目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一种临床上少见但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主要临床特征为血小板计数减低、微血管病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UC发病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遗传、环境及免疫
目的:随着老年化和各种危险因素的增加,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梗死占整个卒中的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其中脑干梗死病变常累及呼吸、循环中枢及网状激活系统,临床症状体征复杂多样,致
目的:观察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与健康人群甲状腺功能状态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receptor antibodies,TR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