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教育的本质是通过引导与唤醒,让受教育者达到自我实现,成为他自己。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以促使学生的充分发展为目标的活动。虽然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本质,但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依然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意,死记硬背、以应试为目的等背离教育教学本质的现象,严重阻碍的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本论文所研究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自主能力的培养,着力构建相互交流、勇敢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氛围,这与教育教学的本质有着极大的契合。阐述了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与教育本质契合的研究背景,在现代人本哲学教育思想、人本主义心理学教育思想、马斯洛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详细地对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教育、人本主义与教学以及人本主义与语文教学的国内外现状进行梳理,进而解释了人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两大核心概念,进而对人本主义教学理论进行深入探讨。通过人本主义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对人本主义教学的评价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某中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进行人本主义审视,以北京市S中学为调查对象,根据教学目标、原则和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展开此次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语文课堂处于还处于一个缓慢渗透的过程,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对语文课堂教学的作用还不够系统,教师和学生也处于一个缓慢适应的过程。基于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主要存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需要教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般,有赖于教师的激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以教材、教案为中心;教学方法不当;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评价偏离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问题。针对问题和原因,提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提问效率、加强师生情感交流、重视互动教学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