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水务公司负责三座生活污水处理厂的运营,即西区、南区和中区污水处理厂,主体工艺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和反硝化生物滤池(除西区污水处理厂外)。近年来,国家对企业排放污染物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有废水排放的污水处理厂,环保部门经常检查。一个污水处理厂出厂水质能够稳定达标排放,是今后工作的重点。对于大庆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来说,总氮和总磷的指标尤其难于达标,主要原因是原水的这两项指标偏高,即总氮为78mg/l,总磷为7mg/l,为使总磷、总氮达标排放,供水公司所属的三座污水处理厂必须多投加除磷药剂,增大曝气池鼓风机的气量,便于污水中总磷和总氮的去除,造成运行成本增加;同时在脱氮工艺中,甲醇作为碳源,由于甲醇本身有毒,且易爆炸,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论文在分析了大庆三座污水处理厂水质指标、药耗和电耗等参数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其他污水处理厂能耗和运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技术改造研究方案。生活污水除磷技术的研究,由于生物除磷能力有限,为使污水中的总磷指标降低,重点关注化学除磷。对比研究了硫酸铝、氯化铁和聚合氯化铝对污水的PH值、SS、COD及TP的去除效果,通过综合评价三种除磷药剂,得出优选药剂为硫酸铝;再经过硫酸铝投加量公式的推导,得出达到一级A/B标准的两个公式,然后在三座污水处理厂进行变量投加除磷药剂,效果较好,且除磷药剂单耗由150mg/L减为120mg/L。生活污水脱氮技术的研究,由于新型脱氮技术大多处于研究阶段,现重点关注好氧硝化和厌氧反硝化。以南区污水处理厂的曝气生物滤池为实验场地,研究了影响好氧硝化工艺的两个主要因素:气水比和温度,得出最佳气水比和适宜污水温度值;以中区污水处理厂的反硝化生物滤池为实验场地,对比研究了甲醇、葡萄糖和乙酸钠三种碳源对污水中脱氮能力,得出优选碳源为乙酸钠;再经过乙酸钠不同投加量的试验,在保证厂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得出乙酸钠经济投加量为140~150mg/L。将脱氮除磷实验成果应用于大庆油田所属的三座污水处理厂,运行结果表明除磷药剂消耗降低15%,电耗降低38%以上,同时外加碳源由原来的甲醇改为乙酸钠,反应高效且安全,达到较好的技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