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产生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对于“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概念应该说是中国最先提出的,是针对我国的国情和我国班主任工作发展的现状而提出来的。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命题。国内一些学者对于“班主任专业化”进行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研究。国内的许多区域和学校为了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也做过一些颇有成效的尝试。但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还相对较少。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就在于:1、把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和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多从班主任一线工作去进行实证研究。2、本研究主要是针对锦江区的小学班主任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操作的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本研究选取成都市锦江区的十所小学的200名班主任作为研究样本,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分析之后,发现锦江区小学班主任队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班主任谁都能担任,且能当好;2、工作偏离了价值取向,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3、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过分重视经验而忽视理论的学习。笔者从班主任自身和外部环境对这些现状产生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促进锦江区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1、从班主任自身来说要提高专业化的道德水平、构建专业化的意识理念、加强专业化的能力建设;2、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学校、各小学要加强制度建设,包括班主任的选聘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3、要发挥学生和家长的作用,促进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