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自身生长因子PRP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s)增殖的影响,并和自体PDLFs移植修复犬慢性牙周组织缺损。方法 1.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全麻下拔狗上颌第3切牙,刮取牙周膜,以玻璃片覆盖组织块贴壁替代传统的干燥贴壁法。细胞培养成功后传代,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免疫组化染色、Von Kossa染色等方法测定其生物学活性。2.利用二次离心(1000转/分钟,15分钟;3000转/分钟,8分钟)分离全血,获得PRP。将PRP设5个浓度组(5%,10%,20%,30%,50%),与对照组(不含PRP)比较,观察它们对PDLFs增殖的影响。3.将5只成年杂种狗形成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分别随机采用GTR+PRP+Bio-Oss、GTR+PRP+Bio-Oss+cells、GTR+cells和GTR治疗,其中GTR组6颗牙,其余3组各为8颗牙。12周后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 1.PDLFs原代培养成功率达到89%,免疫组化检测结果为波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体外培养PDLFs可自然形成矿化结节。2.所获得的血小板浓度均超过全血的4倍,实验组各浓度的PRP均可促进PDLFs增殖,实验组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当PRP浓度在5%~30%时这种促增殖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动物实验中发现GTR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0.52+/0.21 mm、0.8+/0.13 mm、1.9/0.10mm。而另外三组的新生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高度分别为GTR+PRP+Bio-Oss组:1.36+/0.17 mm、1.92+/0.18 mm、2.62+/0.16mm;GTR+PRP+Bio-Oss+cells组:1.42+/0.22mm、2.07+/0.19mm、2.68+/0.20mm;GTR+cells组:1.39+/0.19mm、1.82+/0.16mm、2.55+/0.12mm,这三组牙槽骨、牙骨质和牙周组织的修复再生效果均明显优于GTR组(P<0.05),而它们之间差别无显著性。结论 1.采用改良组织块法可以简便、稳定获取原代PDLFs。体外培养PDLFs具有部分成骨样细胞表型特征,可作为牙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2.二次离心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提取PRP的方法。PRP可促进PDLFs的增殖。3.应用GTR技术结合自身PRP-Bio-Oss和\或自体牙周膜细胞移植可显著促进狗牙周组织缺损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