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与公司的财务绩效相关性一直是经济学领域各学者热衷研究的话题,研究者通过不同的途径,从许多方面出发,得出了各自的结论。公司在股票市场上的股价波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的经营状况;公司的业绩表现,又可以通过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研究者试图建立这两者的关系,来验证公司的运营成果是否与他们在股票市场上的反映相一致。大多数的学者都将单个的公司或行业作为研究对象来进行研究,但从行业角度将公司分类,对股价与绩效相关性进行考察和比较分析的论文目前还比较少。其实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个行业都会因为其行业运行系统相异,行业的经济社会功能不同,而出现对于股价的影响与其相关的指标不同的现象,比如对于农业这样的生产行业,其盈利指标就会对股价影响较为显著,而像批发行业这类以批量出售产品的行业,存货等资产周转率这样的运营指标对其股价的影响就较为显著,而又诸如电力煤气及水行业这样的垄断性质企业,盈利指标和运营指标或许对股价的影响都不显著。因此,我们在对股价绩效相关性进行研究时,有必要按行业分类来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不仅能将问题分析得更清楚,而且也能够通过这种对比分析的方法,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参考和建议。按照以前的研究,与股价相关的财务绩效指标通常都会选取四个:每股盈利指标、运营指标、偿债指标和发展指标,而前三个是经常会被选到的。不过笔者考虑到绩效的反应会直接以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体现出来,而偿债能力是属于较为长期的一个影响指标,因此笔者主要选取了反映盈利能力和运营能力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并将偿债能力指标作为了控制变量,以此来研究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对股价的影响。同时,考虑到股价的波动性,在样本的选取上每个行业分别选取了5年的指标数据,使用了逐步回归的实证方法,将样本的变动情况考虑进去。虽然目前研究股价绩效相关性的论文不少,但大多数是取一年的样本数据直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来进行分析,而使用相对数据,也就是做一阶差分的研究相对较少,这一点也算本文的创新之处吧。因此,本文试图从行业的角度,对2010-2014这五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不同的行业分别进行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并对比分析,对出现的差别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