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由于食管上皮组织细胞发生恶性病变而导致的恶性肿瘤,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在全国恶性肿瘤死亡数中占22.34%,仅次于胃癌,占第二位。在我国,食管癌多以40岁以上的男性为主,食管癌的发病率总体是: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2.7:1,但近年来40岁以下发病者有增长的趋势,并且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的特点。目前有关于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之间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报道较少,寻找及筛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特异性差异蛋白质,对评估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应用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和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 SDS-PAGE)技术结合液相质谱联用(liquid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技术,对正常的食管组织,食管癌组织中的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 MT)及可能与其相互作用的锌-α2-糖蛋白(zinc alpha2glycoprotein, ZAG)进行筛选,并对与其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进行鉴定,以期找到能够反映肿瘤发生密切相关蛋白,为食管癌分化机制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实验基础,进而通过干预某些基因,信号通路(差异蛋白)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发生乃至达到治疗的目的。方法:1收集手术切除后的食管癌组织正常食管组织和标本,从中选取术后病理诊断食管鳞癌组织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45~67岁,平均年龄为(57.8±12.7)岁。而且患者手术之前都没有行放、化疗等任何的治疗。其中食管上段癌2例,中段癌8例,下段癌6例。国际食管癌TNM分期:Ⅰ期2例,ⅡA期5例,ⅡB期4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组织分级:高分化癌5例,中分化癌8例,低分化癌3例。分别提取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可溶解的总蛋白,采取Bradford方法测定其浓度;2应用免疫共沉淀技术提取已测好浓度的组织总蛋白,每组各取120μg样品,加入1μg抗体(兔抗人MT多克隆抗体),在4℃下温和的摇动过夜,提取MT及其相关蛋白的复合物;3用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技术分离所提取的蛋白复合物,比较正常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中凝胶电泳图,找到并切取MT处较明显的蛋白条带;4筛选出明显的蛋白条带,然后胶内溶解,提取出蛋白质,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进行鉴定,后利用美国生物信息数据库对所鉴定的蛋白进行分析;5将鉴定分析好的蛋白应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的方法在蛋白的表达水平上验证,检测是否与蛋白质组学检测的结果一致。6统计学分析:利用Fujifilm Las-4000分析软件统计所获得的条带的积分光密度,用β-actin作为内参。然后应用SPSS13.0统计处理软件行统计分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各项检测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x±SD)记录。结果:1采用CO-IP和SDS-PAGE技术,获得了正常的食管组织和食管癌组织的蛋白图谱,比较分析后,获得明显的蛋白凝胶电泳条带64条,然后应用LC-MS技术,实验组及对照组共鉴定出31种蛋白质,筛除组织结构蛋白和高丰度蛋白,用生物信息数据软件鉴定分析确定3种可能与食管鳞癌有关的蛋白质,分别为溶菌酶(Lysozyme C)、锌-a2-糖蛋白(zinc-alpha-2-glycoprotein)、载脂蛋白-1亚型1(lipocalin-1isoform1)。2应用Western blot技术对锌-α2-糖蛋白(zinc-alpha-2-glycoprotein)在蛋白质水平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在MT条带中含锌-α2-糖蛋白,且在癌组织中MT与锌-α2-糖蛋白复合物高于正常组织中该复合物的含量(t=5.139,P<0.01),这与LC-MS技术分析鉴定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1发现食管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MT和众多蛋白一起发挥作用,证实锌-α2-糖蛋白和MT为相互作用蛋白。锌-α2-糖蛋白与MT等众多蛋白协同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以及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2对锌-α2-糖蛋白应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在蛋白表达水平上进行了验证,其结果与蛋白质组学方法结果一致,证明本研究结果具有较高可信度。3建立了食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SDS-凝胶电泳图谱,并且鉴定出了3种和MT相互作用的蛋白,找到了与肿瘤关系密切的蛋白,为食管癌的分化机制与临床研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基础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