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正畸临床的应用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微型种植体支抗在成人正畸临床中的应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和获得良好的支抗及矫治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成人牙列重度拥挤患者3例,成人双颌前突患者3例,分别在他们15、16和25、26间各植入一枚MAS微型种植体,利用橡皮链,结扎丝和镍铬弹簧等与微植体相连牵引尖牙向远中移动、内收前牙、防止磨牙支抗丧失。通过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观测磨牙前移量与前牙内收量,判断微植体提供的正畸支抗水平,评测其临床稳定性、成功率与患者的配合程度和适应性,分析造成其折断、松动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结果:成人牙列拥挤患者6~7个月后牙列排齐整平,上颌第一磨牙向近中整体前移,其冠部平均前移了0.31mm,上颌切牙冠部向唇侧平均倾斜移动约0.20mm。成人双颌前突患者在4~8个月后远移尖牙到位,拔牙间隙基本关闭,上颌第一磨牙为近中整体前移,其冠部平均前移了1.12mm,上颌切牙冠部平均向腭侧倾斜移动约7.91mm。所有十二颗种植体无一例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无感染、肿胀发生。所有患者均未感不适,能很好配合治疗。 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完全能够代替传统强支抗在正畸临床中的应用;在术前术后严格控制感染的前提下,患者适应性好,感觉舒适;对于牙列拥挤及双颌前突病人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高。
其他文献
在本实验中,我们比较了小鼠牙胚发育中两个特征时期E14.5(cap)和E18.5(late bell)的基因表达谱。从小鼠第一磨牙牙胚提取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探针,与小鼠基因表达谱芯片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