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不断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效率,有利于其又好又快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效率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基于融资结构理论与金融发展理论,选取31家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计算和分析了其融资效率,并进一步对融资效率的非DEA有效的原因、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2016年到2017年融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仍有不足,资金缺失和自身融资结构配置是影响西宁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供求双方一些现行的融资制度不健全以及主体的供求失衡导致了融资功能并未充分发挥,融资效果欠佳,使得现阶段很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不能获取足够的资金来发展自身。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机构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