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识形态操纵视角阐释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影响——以陶洁译《紫颜色》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rak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文化转向”与女性主义的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翻译观。它将性别概念引入到文学翻译中,颠覆了原文的权威、译者的隐形和“忠实”标准,强调女性主义译者的主体性、译文与原文的平等性、译文的背叛和翻译语言中性别歧视的消除,提倡采取增补、加写前言和脚注以及挪用的翻译方法体现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诞生与发展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性别视角,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然而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积极意义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人们认为它过度强调语言的操纵和译者的干预,使得女性和译者成为了权威,而作者和男性成为隐形,这对其实践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作者以勒菲弗尔的操纵理论为理论基础,从意识形态操控的角度阐释女性主义翻译观对译者的积极影响,从而帮助人们消除对它的质疑。因为翻译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转换,仍需考虑社会、文化、政治、历史、经济、宗教等意识形态因素,女性主义翻译也不例外。因而从意识形态操控视角阐释女性主义翻译观的积极意义是合理的。   在阐述女性主义翻译观和操纵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之后,本文借陶洁对美国黑人女作家爱丽丝.沃克尔所著的《紫颜色》的翻译,系统地分析了意识形态对陶洁翻译的影响。陶洁作为女性主义者,选择翻译《紫颜色》,并在翻译过程中应用了女性翻译观的主要翻译方法,充分体现了她的主体性,对原文进行了一定的改写,消除了译语中的性别歧视,从而受到读者的好评。这是因为她的翻译行为都迎合了当时的意识形态。   本论文研究表明:从意识形态操纵的视角分析得出,女性主义翻译观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对翻译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我们应该消除对女性主义翻译观的质疑,并将其理念和翻译方法应用于翻译实践中,以促进女性主义和翻译的发展。
其他文献
人类在开始创造词汇时,词汇的意义大多是单一的,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词汇需要被赋予含义。为了减少人们的记忆负担,人们开始赋予一个单词多种含义。这也从侧
“三个转变”:转变思想认识,转变领导方式,转变考核机制;  “三个加强”:加强党组织组建力度,加强党支部班子建设,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  “三个规范”:规范阵地建设,规范组织活动,规范各项制度;  “三个结合”: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与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  近年来,面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快速发展的趋势,乐山市沙湾区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