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之所以可能,不仅因为彼此有对应词,更重要的是彼此的句元有基本对应的语义角色,对于句元语义角色的正确解读是儿童语言习得的重要一环。但对于已基本习得英语的母语儿童在阅读中要面对哪些语义角色,未见全面而系统的调查。语言学家现已建立了不同精细度的语义角色分类体系,有些体系已应用到大型语料库的标注上。然而由于缺乏可被广泛接受的统一标准,现有的标注体系对语义角色的界定和识别存在比较大的主观随意性,而且仅用于标注单一语料,无法用于双语平行语料的标注。本研究以《典范英语》(1-3)作为英语国家初级(4-6岁)儿童读物的代表,对这套读物及其中文译本必有句元的语义角色进行标注,试图了解这些读物中包含哪些语义角色知识,英语与汉语有什么异同。本文将语义角色定义为“谓词所要求的成分在述谓中所扮演的角色”,区分存现述谓、领有述谓、判定述谓和事件述谓,从而区分出各种述谓所要求的28种语义角色。研究发现,语料中存现述谓占语句总数的1%,领有述谓占3%,判定述谓占21%,事件述谓占75%。主语最常见的语义角色是动者(28%)和施动者(26%),最不常见的是受动者(1%);宾语最常见的是受动者(45%),最不常见的是言说内容(1%);补语最常见的是终点(41%),较为罕见的是方向、方式和时间。必有句元中没有发现以往研究中常提到的工具角色。在谓词的述谓类型和句元的语义角色方面,英汉的总匹配率达88%。不匹配现象的分布和性质是:存现述谓(14%)主要是英语存有句对应汉语隐现句;领有述谓(14%)主要是英语存现性领有对应汉语存现句;判定述谓(15%)主要是含系谓词get和虚指it的语句与汉语在句型上不匹配;事件述谓(11%)主要是英语谓词与其汉语对应词所要求的句式有差异。语料中没有领有述谓中的主谓宾补句型;判定述谓的句元在形式上仅限于名词短语、半谓词或介补短语,没有出现句元从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