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菌属的系统分类及栽培猴头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我国猴头菌属真菌的分类,对猴头菌属每个种进行详细的形态特征描述并绘制线条图,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构建出猴头菌属系统树,为确立该属物种的分类地位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析猴头菌属的分类学和系统学问题。另外,针对国内猴头菌市场存在的引种混乱等问题,对国内各地栽培的猴头菌株作了遗传特性分析。形态学研究采用传统形态学分类方法对猴头菌属进行研究,结果将我国的猴头菌属真菌分为3种:猴头菌[H. erinaceus (Bull.:Fr.) Pers.]、珊瑚状猴头菌[H. coralloides (Scop. Fr.) Pers. ex Gray]和冷杉猴头菌[H. abietis (Wei:Hubert) K. Harrison]。将小刺猴头菌[Hcaput-medusae (Bull. Fr.) Pers.]并入猴头菌[H. erinaceus (Bull.:Fr.) Pers.],粗枝猴头菌[Hcaput-ursi (Fr.) pers.]、分枝猴头菌[H. ramosum (Bull.:Merat) Lettllier]、假猴头菌[Hlaciniatum (Leers) Banker]更正为珊瑚状猴头菌[H. coralloides (Scop. Fr.) Pers. ex Gray]。其中猴头菌担子果不分枝,多晚秋发生;珊瑚状猴头菌担子果为珊瑚状分枝,刺长而柔软,油囊体稍尖呈节状,多夏秋季发生;冷杉猴头菌担子果多次紧密复杂的分枝,刺小而短,囊状体圆柱形,多夏秋季发生。分子系统学研究利用现代分类学研究方法,基于DNA-ITS序列:18份材料聚类分析后得到种间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018-0.453,利用ITS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传统分类学方法得到的结论相一致。从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结果得出:冷杉猴头菌与猴头菌的亲缘关系较珊瑚状猴头菌的亲缘关系要近,小刺猴头菌在系统发育树中位于猴头菌的一个小支上,支持了形态学将小刺猴头菌归为猴头菌的分类结果。利用内部转录间隔区序列(ITS)分析技术和反转录转座子间扩增多态性(IRAP)技术分析了我国猴头菌34份栽培菌株间的遗传差异,为猴头菌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同时也为猴头菌不同产地的栽培菌株的亲缘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发现,得到的34份栽培种ITS序列通过与Genbank中的猴头菌已有序列比对,相似度均达到98%以上,可以确定所有菌株均为猴头菌,不存在混种现象。根据ITS所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看出,国内栽培菌株种间差异不明显,遗传多样性较单一。通过IRAP分析得出:IRAP引物在不同的样本间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在700bp和1500bp处各有一条共有序列,可作为鉴定猴头菌的特征性序列。综合两种分析方法后得出:34份猴头菌菌株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学差异,但相似性极高,表明我国猴头菌栽培菌株间的遗传背景较单-
其他文献
【摘要】由于山区的教学资源较为落后,山区小学在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山区的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忽视以及对课堂内容设计的欠缺。新课改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山区的学校需要积极地响应上级的号召,采取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来促进山区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段阅读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山区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发
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金融危机在给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打击的同时,给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带来了机遇。本文主要从2008年国际
在Sarma法的基础上,利用岩体连通率指标对临界滑裂面搜索过程中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修正,得到了考虑岩体各向异性的搜索结果.通过算例证明,所获得的临界滑裂面和优势结构
口语交际是公民必备的基本交际技能。我国口语交际教学已经开展了十多年,小学语文口语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根据自身经历反思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以
随着时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世界各个领域,无论在科研界或是教育界,这种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本研究结合信息化在语文教学领域的应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