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的一项排他性的权利,权利人可以排除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但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繁荣文化事业,法律为著作权设立了权利限制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第22条中,该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罗列了 12种合理使用行为。其优点是明确具体、便于适用,但也存在立法者对未来预见性有限导致司法机关面对个案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大胆突破法条文义范围的弊端,从而不利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作权是法律赋予作者的一项排他性的权利,权利人可以排除他人未经许可使用其作品。但为了促进科技进步和繁荣文化事业,法律为著作权设立了权利限制制度,合理使用制度便是其中之一。在我国,合理使用主要体现在著作权法第22条中,该条以不完全列举的方式罗列了 12种合理使用行为。其优点是明确具体、便于适用,但也存在立法者对未来预见性有限导致司法机关面对个案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大胆突破法条文义范围的弊端,从而不利于围绕著作权合理使用的权利保护与平衡。在近年来的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实务中,这种弊端已经显现出来。我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送审稿中,立法者为第22条引入了“三步检验法”和“其他情形”的兜底性条款,试图缓和僵化的法条与多样化的个案情形的紧张关系。本文认为,这是“成文法一经制定便会脱离实际”在著作权法领域的一种生动体现,兜底条款仍然不足以确保个案正义。毕竟,法官在个案中解释“其他情形”时,不得不顾及立法者已经列举的合理使用情形的文义范围。为此,本文引入“类型化”这种关系化、结构化的思考方式,力图对合理使用进行更具解释力和辐射力的分类,即基于激励个人创作的合理使用、促进信息获取的合理使用、公益使用和保护特定群体的合理使用。这种类型化的合理使用,其实践价值是为个案中的司法裁量提供一种框架性的指引,为法官实现个案正义奠定论述空间;从法理上看,如果说合理使用是对著作(财产)权的限制,那么这种限制本身也不应当是绝对的,也就是要通过“对限制的限制”实现利益平衡,这是本文类型化尝试的理论价值。当然,类型化毕竟只是个案中的框架指引,其具体实现有赖于法官的个案论证,为了防止法官肆意,本文认为我国应当适时推出合理使用领域的指导案例,从这个侧面强化对合理使用的个案正义的制度保障。
其他文献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关注,要求中学地理教学重视学生地理能力的发展。地理学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地理能力培养的首要目标是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研究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其他地理能力的发展,进一步落实地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但教学中,教师时常忽视促进学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高中生地理空间定位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现状和国内外研究成果,
综合评价和员工的利益息息相关,能够为员工晋升、培训、薪酬、奖金等提供依据。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内行为和角色外行为都是为了获得一个高的综合评价。研究组织中下属默契对员工获得综合评价的影响,可以激励员工不断调整自身行为。作为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学术界对默契的研究还十分匮乏。默契主要体现了下属对主管在工作内容、目的、观点等方面的一致性和契合度,表现出上下级的高质量关系。研究默契对主管综合评价的影响,为员工
本研究的重点是通过对SCG集团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在线购买建筑材料决策的影响因素。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泰国消费者群体决定在线购买建筑材料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在线销售建筑材料效率的指导方针,以提高效率。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方法是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使用调查问卷对400名受访者进行调查和对公司员工的访谈收集数据。第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在对样本组意见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所有7个因子的平均值均与过
语气的研究是涉及多方面的课题。近年来,在中日语学界,语气的定义、体系构造、表现形式的功能以及语法特征等研究受到很大的重视。另外,汉语和日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其语气在表现形式、性质、语法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关于中日语气的对比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然而关于语气对人称的限制这一方面的对比研究,笔者至今未找到相关文献。众所周知,语气对于人称的影响是一种语用现象。句子是言语活动的基本单位,人们使用句子
交替传译过程中,译语的不当停顿是产出流利度受影响最直观的体现,降低了口译质量,是译员的负面表现。本文以“第21届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模拟会议为案例,旨在分析西汉交替传译过程中不当停顿现象的成因,并探讨有效减少或避免译语不当停顿的策略。本文以时间为单位进行统计,超过2s的无声停顿和超过0.3s的有声停顿都被视为不当停顿。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无声不当停顿多见于“讲者结束后,译者开始前”,主要是在回想笔
本文是一篇在宁夏大学校史馆的陪同口译实践报告。笔者在宁夏大学担任来自品课公司的美国外教和NIIT公司的印度外教的陪同口译员,以宁夏大学校史馆讲解员的讲解为原材料,向美国外教及印度外教介绍宁夏大学的历史与特点。笔者以此次口译活动为基础,以释意理论为指导,分析在博物馆口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该实践报告包含四部分,包括任务介绍、译者主体性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总结。在任务介绍中,作者介绍了任务背景和参观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物质基础已经得到满足,进而开始追求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对住宅安全感、独特性、归属感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代建筑在追求功能性、现代化的同时却忽略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继承,部分现代建筑使原本的城市风貌遭到破坏,建筑同质化的现象愈发明显。如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内涵在当代建筑中得到延续,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旧的精神与新的技术和需求相结合,从而提升居民
通过对2018外交部-新华社蒙特雷学员口译论坛进行案例研究,本文旨在分析汉英交替传译中的提喻转换现象,以及建立对等和重构文化因素的提喻转换策略。本文所研究的提喻不是传统的修辞手法,而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即能指和所指的部分--整体关系。所有文本和语篇仅用语言表述某个想法的一种典型特征就可以表达整个想法,而不同语言选择表述的特征往往不同。尽管很多口译员熟知释意理论,包括其中涉及到的钥匙孔原则和提喻等
产出性词汇研究一直是二语词汇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往的研究主要涉及浅层次的词汇变量,如词汇多样性和词频,这些特征属于词汇发展的外围属性,是对学习者词汇使用情况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汇的难度和可学性。然而,为了能够深入和全面地调查词汇的发展趋势,词汇的自身属性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如本文讨论的具体性,意象性等。此外,词汇的心理语言属性在二语词汇习得中的研究较少。因此,将词汇的心理语言属性用于二语词汇
目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全球经济迈向复苏之路步履维艰。“一带一路”的倡导的确有效促进了全球经济复苏,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各地经济迅猛发展。沿线国家吸收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量稳趋上升。由2003年至今,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总量增长70多倍。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投资战略规划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影响中国对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主要因素,可以指导中国海外投资,提高资本回报率。对于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