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本文拟以江泽民的民族精神思想为指导,运用唯物辨证的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与功能、主要内容、基本表现形态、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途径等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及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意义。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应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持续不断的一种优秀的历史传统,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调节、推动、教化功能的一种活的精神力量,其主要内容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想、价值目标、价值实现方式与道路,即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从中西文化主要差异的角度来看,中华民族精神具有理性精神、辩证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支撑功能、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教育功能和激励功能;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在应对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发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第一章),阐述了儒家思想、墨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文章认为,儒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和的精神、仁的精神、大同精神、自强精神以及礼的精神等几个方面;墨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兼爱的精神、勤俭的精神、“交相利”的精神等几个方面;道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淳厚朴实的精神、“少私寡欲”的精神、“知荣守辱”的精神等几个方面;法家思想中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包括“克已奉公”的精神、“爱民重信”的精神、“礼义廉耻”的精神等几个方面。文章还认为,探究儒、墨、道、法诸家所倡导的中华民族精神对于我们今天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及其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第二章),阐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文章结合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的论述认为,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考察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表现形态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文章从现实需要的角度分析了弘扬与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意义。第四部分(第三章),对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给予了理论上的论证。文章认为,同世界其他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比较起来,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气岸高标的鲜明特点;千百年来,情系故土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情怀、为国奉公尽忠的献身精神、谋求改革开放意识等成为爱国主义在我们民族历史上的主要表现形态。文章还认为,爱国主义以一种深沉的忧患感和历史责任感纵贯于历史过程的始终;爱国主义是中华各族人民的共同心理积淀与思维定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础和生长、发育、壮大的强大力量。爱国主义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中赋予了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赋予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品格;赋予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文章从激发民族忧患意识、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等方面阐述了弘扬与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第五部分(第四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在长期的发展中,按照时代和社会前进的要求,丰富了民族精神。文章认为,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五四”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中形成了“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民族精神;第二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我们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民族精神;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创新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民族精神。文章分别从内涵及现实价值两个基本方面对上述精神进行了阐发,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继续弘扬与培育这些业已形成的中华民族精神。第六部分(第五章),结合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和“两个纳入”,文章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论述。一是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文章认为,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其一是民族精神对文化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民族精神对文化建设的破坏和重构作用以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两个方面;其二是文化建设对民族精神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需要由文化建设来完成以及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只能由社会主主义文化来赋予两个方面。在文化建设中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要把握两个重要方面:其一是要研究传统文化并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其二是要借鉴世界各民族,特别是西方的优秀文明成果。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民族精神问题应防止和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其一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其二是虚无主义的态度。二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文章认为,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包括三个基本形式:学校是主阵地;家庭是起点;社会教育是大课堂。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以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突出载体。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侧重点是:加强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心;加强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责任感;加强世情教育,增强民族忧患意识。三是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文章认为,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首先意味着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系统,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基本方面和主要领域;其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为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创造文化条件、整合有效资源。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单支架与双支架置入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的疗效。方法 71例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行单支架置入者(35例)与行双支架置入者(36例),术中置入主支支架后
首先介绍了塔康系统的测角原理,分析了传统测角方案的不足,说明了对塔康方位信号进行第三方监测的必要性;对基于正弦曲线拟合的测角方案改进了计算方法,并在硬件上实现了对信
我国加入WTO后,完全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国际、区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迫使企业不得不时时追求技术进步,进行技术改造,否则就难以立足、无法生存.
目的:研究葡萄皮渣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对铅中毒模型小鼠体内铅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葡萄皮渣为原料,采用发酵法,利用乳酸菌提取不溶性膳食纤维。通过选用KM小鼠进行建模
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催化剂领域的材料和技术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为发展新型纳米催化剂及拓展相关应用,我们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合成了镍铁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
主要研究了对钻机卡盘夹紧机构中卡圈、碟形弹簧及卡瓦座的结构参数的改进。在分析夹紧机构的构成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给出了碟形弹簧工作时的压缩量、提供的弹力大小、卡圈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大容量的动力锂电池需求越来越多,尤其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泛的使用;为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大容量锂电池的化成系统,说明了其组成和工作原理;为了提
<正>飞轮壳安装于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外接曲轴箱、起动机、油底壳,内置飞轮总成,起到连接机体、防护和载体的作用。1.产品特点我公司是飞轮壳专业的生产厂家,飞轮壳百余品种
目的观察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 12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均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初始剂量为10~20mg/次,1次/12h,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