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镇民居建筑是地域性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的呈现,其立面尺度、装饰风格等都与具体村镇的建筑材料、营造方式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要素相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规模乡村建设等因素使传统村镇的风貌出现较大改变,造成了传统村镇民居建筑风格杂糅、文脉缺失的现象。有鉴于此,本论文以传统村镇民居建筑立面的现有状况和问题、地域性要素、改造实践和方案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比较研究的方法,就传统村镇民居建筑立面改造设计展开研究。本论文从风貌断层、品质参差、地域特色削弱三个方面阐释了传统村镇民居建筑立面现有的问题,并基于此从立面尺度与形态,地域性传统材料及营造方式,立面装饰及色谱构成三个方面对建筑立面改造的设计对策进行分析与探讨。从立面尺度与形态来看,建筑与空间形式要素、立面门窗洞口的地域性要素、地域性立面单元要素在立面改造中都需要进行提取和转换。在立面装饰及色谱层面,立面装饰要素及构造进之地域性要素的提取与再现,传统立面色谱的数据分析、特征提取,转换与呈现,需加以考量。在传统材料及构造层面,立面材料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在改造时需要同时兼顾;对立面的营造也以同时回应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为宜。基于上述内容,本文亦针对当前传统村镇民居建筑立面改造出现的理论预设与现实脱节的困境进行反思,以期为传统村镇民居建筑立面改造能兼顾传承地域性特征和提升村镇人居环境品质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