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erklie198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粮食产量和库存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尽管国库储粮损失率维持较低水平,但由于储粮基数大,储粮损失依然十分严重。储粮害虫是造成储粮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充分了解仓储害虫情况,是采集合理防治措施的基础。建立基于图像处理的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对实时掌握仓储害虫情况,在低密度虫害感染阶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目前对于此类系统研究较少,已有监测系统存在系统复杂、监测端移动性不足以及监测缺乏针对性等问题。本文采用云服务与Web技术,搭建基于图像处理的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研究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与识别计数、云服务器搭建以及Web应用开发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监测的针对性,解决了目前监测系统复杂和监测端移动性不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结果如下:(1)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总体框架设计:依据监测系统的性能与功能需求,采用硬件终端、云服务器和Web客户端搭建系统总体框架,并将系统功能细分为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与识别计数、云服务器以及Web客户端四个模块。图像采集以及图像处理与识别计数功能在硬件终端实现,数据由无线网络传至云服务器存储;云服务器与硬件终端进行数据交换并响应Web客户端的请求,使用云存储与云数据库实现图像数据与其它数据的分离存储;Web客户端通过与用户的交互,允许用户登录后进行粮仓监管与参数设置等操作。(2)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选用树莓派3代B+型与第二代诱捕器组成系统硬件终端,用于害虫诱捕、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与识别计数。通过对第一代诱捕器的摄像头模块、光源位置、背景颜色与外形尺寸等方面的优化,制作的第二代诱捕器在树莓派控制下能采集到害虫轮廓清晰、明暗均匀、无谷物背景的高质量害虫图像。根据系统总体框架设计,对比不同型号树莓派参数,选用具有双频无线网卡(2.4 GHz/5.0 GHz)和最高CUP频率的树莓派3代B+型控制诱捕器,实现图像采集与处理以及数据传输。(3)储粮低密度虫害实时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以系统硬件为基础,系统软件实现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与识别计数、云服务器以及Web客户端四个模块的功能。使用Fswebcam与Python实现树莓派控制诱捕器采集图像,并通过调整摄像头的亮度、对比度、高光度、伽马和饱和度参数值,采集到了视觉效果良好的害虫图像。通过Python调用OpenCV函数,比较了不同灰度化、滤波和阈值分割算法对害虫图像的处理效果,确定了剪裁、G分量灰度化、中值滤波、直方图双峰法阈值分割、闭运算的图像处理流程,利用害虫、芒、草籽的离心率差异实现了对害虫的计数。以亚马逊云服务的弹性计算云(Elastic Compute Cloud,EC2)作为云服务器的搭建平台,通过采用简单存储服务(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与部署MongoDB数据库,实现图像数据与其它数据的分离式存储;通过Node.js搭建JavaScript运行环境,采用JavaScript作为服务器端脚本语言。Web客户端采用Angular构架搭建,通过组件、服务和模块的设置,结合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与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实现了Web客户端各页面的显示与功能,Web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交换采用JSON格式。(4)储粮低密度虫害监测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通过灵敏度、捕捉率和计数准确率等指标评价了该系统对低密度虫害储粮的监测效果。系统在不同低密度虫害感染浓度的储粮中,捕获第一头害虫的最长时间为46.9 min,仅占总监测时长的3.25%;对单一赤拟谷盗感染的储粮害虫捕捉率为61.98%~71.53%,对混合虫害感染的害虫捕捉率为42.71%~47.92%,捕捉的害虫数与虫粮害虫总数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对害虫图像计数准确率为92.48%,在害虫数量少时计数准确率高,随着害虫数量的增多,系统计数准确率降低。以上结果表明系统对低密度虫害监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捕捉率无显著差异,可以通过诱捕的害虫数量来估计虫粮中的害虫总数,且计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其他文献
质子感知卵巢癌G蛋白偶联受体1(OGR1)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超家族OGR1亚家族4个成员(TDAG8,OGR1,G2A和GPR4)之一,在肿瘤及炎性等病理酸性条件下被激活而调节细胞的生理病理过程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404111)为依托,基于低渗透离子型稀土矿风化层浸矿效率低的缺点,提出利用小药量空气间隔爆破产生的应力波改变岩体内部孔隙结构进而优化
传统固结理论大都认为土中渗流服从达西定律。但众多室内实验与现场观测均表明:黏性土在低水力坡降下往往会出现偏离达西定律的现象。在众多非达西渗流模型中,具有起始水力坡降的渗流模型最为简单,即仅当水力坡降大于起始水力坡降时,土中才会发生渗流。同时,软黏土中固有的流变特性对地基强度以及沉降计算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能够同时考虑起始水力坡降和流变特性的软黏土固结理论目前仍鲜有文献报道,对其解析解的研究则更
第1章 小鼠肺气肿模型的建立目的:探究诱导小鼠肺气肿产生的弹性蛋白酶的适宜浓度。方法:选用SPF级C57雄性小鼠9只,体重(19-21)g,随机分成A、B、C共3组,不同组小鼠气管内分别
目的:探索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发生发展的关键基因、分子标志物及潜在的治疗药物。方法:从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下载基因芯
目的:神经炎症是脑缺血、阿尔茨海默病等急、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特征。在大脑受到微生物感染或各种不良刺激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磷酸二酯
背景及目的:胃癌是全球发病率以及病死率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增殖、迁移、侵袭等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是影响胃癌发生发
背景与目的:调强放射治疗(IMRT)因具有较好的靶区适形度及剂量均匀度,提高疗效的同时可以使脑、眼、视神经、内耳、腮腺等危及器官也获得较好的保护,现已成为鼻咽癌放疗的主
目的:在临床上,地塞米松产前应用(prenatal dexamethasone exposure,PDE)能有效地促进胎儿肺成熟、降低婴儿的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因此地塞米松被广泛应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系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危险因素;比较吻合口瘘与VP(VisCeral pseudoaneurysms)破裂在引起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原因中的差异;并对比分析TAE(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和二次手术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疗效,为胃癌根治术后迟发性出血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在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Pubmed数据库、美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