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湿渣法绘制了100℃下AlCl3—Al2O3—H2O三元体系的固液平衡相图,并在相图的指导下实现了对结晶水数目不同的两种五聚铝盐酸盐的制纯反应条件的有效控制,使其分别单独析出,制得产物一和二的纯度分别达到了84.58%和98.50%;通过化学分析、粉末XRD物相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等分析及表征手段确定其主要物相分别为AlCl3·Al(OH)3·4H2O和AlCl3·Al(OH)3·7.5H2O。本文在制备聚合硫酸铝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Al2(SO4)3·18H2O溶液中加Al粉调节碱化度,制成了一种六聚铝的硫酸盐—产物三,通过XRD分析,确定其主要物相为3Al2O3·4SO3·15H2O,经100℃下晶化,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其纯度为93.7%。采用Al-Ferron法测定了三种产物的铝形态分布,测得产物一的Ala、Alb和Alc含量分别为:29.68%、34.56%和35.76%,形态分布较均匀,其中Ala含量较高是由于其含有15.42%的AlCl3·6H2O所致;产物二的三种形态含量分别为:0.77%、13.01%和86.22%,Alc含量占主导;产物三为:2.27%、4.02%和93.71%,Alc含量占绝对优势。产物二和三的Alc含量均较高,尤其是产物三,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产物二和三溶解性较差,尤其是产物三,其主要物相是硫酸盐,在常温下进行溶解并测定铝形态时可能有一部分没有溶解,其形态就被测成Alc,故其Alc含量较高。采用高岭土配制的模拟水样做了絮凝实验,其结果表明,产物一只在弱酸性条件下具有一定絮凝性能,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无明显絮凝性能;产物二和三在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较大投加量(10-3.5mol/L)时具有较明显的絮凝性能。但在该投加量下出水样中残留铝含量过高,所以三种产物均不适合作絮凝剂。在100℃下结晶的聚铝品种的溶解度和Alb含量均较低,这可能是其絮凝性能差的主要原因。该实验事实支持了Alb是聚合氯化铝中关键絮凝成分的观点。虽然在100℃下结晶的聚铝产物的絮凝性能均不理想,但绘制出了该温度下AlCl3—Al2O3—H2O三元体系的固液平衡相图,找到了控制该温度下几种聚铝品种制纯反应的有效条件,为进一步纯化并培养这几种产物的单晶乃至解析其结构,从而深入揭示Al(Ⅲ)在100℃下水解聚合与形态转化规律,以及弄清聚阳离子的结构与其絮凝性能之间的联系打下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