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文学论稿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luhaohu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汉书》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和文学著作,本文主要从文学角度,对《后汉书》的文学价值作以探讨。除绪论和余论之外,全文共分8章,36万多字。在绪论部分,文章首先简要地交代本选题的缘由,然后着重回顾了《后汉书》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古代对于《后汉书》文学研究,多是些感悟式的点评,现当代时期,专门研究《后汉书》的文学专著和论文亦不是很多。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以及散文史的专著,谈及《后汉书》的内容在逐渐减少,或者干脆不再谈到它。学人们对《后汉书》的文学特征,似乎是越来越为漠视和淡忘。第一章主要从总体上概括了东汉社会风貌及范晔创作《后汉书》的时代背景。东汉是倚仗士族大姓建立起来的豪强政权,阀阅之风开魏晋之先。东汉中后期,外戚和宦官专政,贪鄙奢靡之风盛行,灾荒连年,民不聊生,各地反抗暴动不断,终于酝酿了黄巾大起义,给东汉政权以沉重的打击。东汉士大夫重视儒学,崇尚气节,是大批的忠义之士挽救了衰而未颓的王朝百余年。党锢之祸,忠贞之士惨遭杀戮,使得士人远离政治,清谈、隐逸风气较为流行。清谈隐逸风气的直接整合,酝酿了魏晋的玄谈与隐逸风气。晋宋之际,史风播炽,儒学式微,直接促发了范晔《后汉书》的创作。第二章主要探讨《后汉书》的思想内容——礼赞东汉儒学及其儒家忠义守节之士和体现“正一代得失”。范晔的家学渊源,使他有着深厚的儒学情结,形成了他借助史学形式来挽救衰微之儒学的创作意图。同时,作为史学家,见盛观衰,借古鉴今,以“正一代得失”,也是范晔自认应尽的责任。具体说来,《后汉书》“正一代得失”的思想内涵,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即女主贪权、宦官的渐微之祸、外戚专政、兴亡系乎谶纬、戎狄之患及征伐边远的得失。第三章主要论述《后汉书》的结构特点。首先,在宏观上,《后汉书》的总体架构受《东观汉记》等东汉国史四期编撰的影响很大,留下的痕迹很深。其次是《后汉书》的结构编次,前人对此的评价褒贬不一,文章着重分析《后汉书》结构编次特征及其成因。再次是在微观上,文章将《后汉书》人物传记结构分作八种类型:殿堂牌坊结构、总分总结构、对称结构、双线结构、虚实结构、主轴式结构、蝉联绾合结构、板块结构。此外,从思想内容和美学价值的角度,文章对附传法也作了详细地探讨。第四章着重探讨《后汉书》的叙事。本章从叙事手法的角度,结合前人的研究,集中讨论了八种方法:文眼法、伏应法、旁衬法、虚实法、缓急法、盈亏法、互见法、獭尾法。这八种叙事法的论述不一定十分贴切,只能算是笔者对探索中国本土叙事理论的一点尝试。另外,《后汉书》叙事讲究重复与雷同,对其表现特征和起因,文章也试探性地进行了一些研究。第五章探讨《后汉书》写人艺术的特色。《后汉书》写人,首先体现了作者借他人之酒杯浇自我胸中之块垒的创作思想。其次是《后汉书》中,既写出了人物的普通性,如范晔笔下的光武帝刘秀已经失去了神性的光环;同时也写出了人物心灵性格的发展性和流动性,如对军阀董卓、公孙瓒的描写。再次是在《后汉书》的类传中,塑造了大量鲜明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在以前的史传作品中,没有出现过或很少写到。最后是《后汉书》塑造人物形象,运用了较多的艺术方法,如对比法、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第六章探讨《后汉书》语言的美学风格。《后汉书》语言很精致,既有骈散兼济之胜,又有隐秀温润、华赡铺陈之美。它很讲究语言的回环往复,如“不”字的复沓,语词的连用。此外,《后汉书》还喜用虚词,崇尚简疏、古趣、狠重、对话语言之美,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语言特点。第七章是对《后汉书》论赞的探析。《后汉书》的论赞,极富文采,语气虚词和关联词的运用,使论赞饱含情感和气势。论赞的思想性很强,既有来自生活体验的哲理,又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和困惑的天命观。还有,其论赞富有较强的价值意义,一是弥补纪传正文记载的不足,二是具有较好的序论和史论价值。第八章是《后汉书》《三国志》比较研究。文章先是从陈、范的优劣之争谈起,梳理了古今研究陈、范异同的历史;接着具体探讨了两书在叙事、语言、史法等方面的优劣,从而得到结论:尽管两书各有优劣,但总体上范书应该优于陈书,在古代它先于陈书被列入“前三史”之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后进一步探讨了形成两书差异的原因。此外,粗略地比较范书与裴松之注二者在运用史料上的异同,也是本章的内容之一。第余论部分从总结全文的角度,简单梳理了《后汉书》毁誉参半的接受历程。在前文探讨的基础上,本文强调不能胶执于“文如其人”,以范晔其人的“人品”来否定其书;而应该正视范晔谋反之事,正视《后汉书》的文学价值,给予它应有的文学地位。在文学史的意义上,《后汉书》中记载的东汉气节之士的精神“风骨”,为解读“建安风骨”的突然出现提供了答案,同时,《后汉书》中的许多“风骨”之篇,对陈子昂的风骨论及其整个六朝以后的文学都发生着较为重大的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以缸套/活塞环为试验对象,研究激光织构化与固体润滑镀层的协同减摩作用。方法采用脉冲激光在活塞环表面进行微孔化处理,利用电脉冲沉积法在微孔内制备具有不同MoS2微粒
为减小施工难度及减小新梁的植筋对旧柱的损伤,本文提出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旧柱新梁连接的新型环梁式节点。通过1个采用新型环梁式节点连接的旧柱新梁试件、1个采用植筋连接的旧柱新梁试件和1个整体浇筑的梁柱试件的对比试验,分析了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新型环梁式节点连接的有效性及其传力机理,测试了各试件节点的抗震承载力、破坏形态、滞回特性、刚度变化、延性变化、及其耗能性能,讨论了节点处纵向钢筋的不同锚固方式对节点抗
为了研究活塞环的摩擦学问题,要使用活塞环上直接截取的一段试样进行实验,如果使用常规夹具,非对称的桶面活塞环作为销试样垂直于盘试样,不能保证摩擦接触面在工作面上,因此
滨海地带是大陆和海洋的交接地带,同时受到大陆、海洋两种外营力的作用,其自然环境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而滨海旅游的开发不可避免的会对其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论文以
本论文以湖南湘莲为原料,采用DS32型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莲子进行挤压膨化处理。研究了莲子粉挤压膨化过程中随不同螺杆转速、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莲子淀粉糊化度和挤出物
将TSP、地质雷达技术用于千岛湖配水工程灰岩区隧洞超前预报,简述了两种物探方法的原理,统计了完整性较好的灰岩与砂质岩对应的TSP指标范围,采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地震波在隧
托尼卟吩化合物是一种细菌卟吩类化合物,属于天然环状四吡咯化合物,它在癌症的化学治疗和光动力治疗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合成和应用研究是目前天然产物化学的重要研究内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饲料,由于其单产高,增产潜力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玉米中大部分是淀粉,约占64%~78%,其次是蛋白质,约占8%~14%,还有含量很少的水分、灰分
目的观察带药飞行对飞行员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对30例高血压飞行员在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首选氨氯地平治疗,并根据病情加服厄贝沙坦片或贝那普利片。观察带药
对31例等离子消融术治疗会厌囊肿患儿实施围术期护理,包括做好术前准备和家长的心理护理,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呼吸道管理、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护理,结果患儿均治愈出院,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