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融胚胎移植在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中的临床结局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nimale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明确各因素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比较自然周期方案与人工周期方案妊娠率的高低。了解人工周期方案是否是继发不孕症患者的最佳F-ET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3月到2014年6月在本生殖中心接受F-ET治疗的411个周期的患者资料。患者年龄分布范围为20~47岁,不孕年限跨度为1~19年。患者在进行辅助生殖技术之前予以抽血化验基础内分泌水平,包括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激素(P)。取卵周期采用常规的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方案,包括长方案与短方案,取卵术后按照患者的基本情况分别接受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ICSI)予以受精,取卵术后依照患者的各自的情况进一步决定是否继续新鲜移植,然后将剩余的可供移植胚胎给予冷冻保存。胚胎质量分级是依据细胞形态学的标准将第3天的胚胎分为5级。F-ET时采用自然周期方案的患者于月经周期的第8天开始实施阴道B超检查,动态观察卵泡大小及子宫内膜薄厚直至排卵。排卵后的前3天分别给予肌注黄体酮注射液40mg、40mg、60mg,促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随后行冷冻胚胎移植,与此同时抽血监测E2、P值。采用人工周期方案组的患者于月经第3天开始口服戊酸雌二醇片(补佳乐,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根据患者先前内膜的生长情况,其起始计量采用个体化原则,分别为2-4mg不等。用药7-8天后行阴道B超检查,视子宫内膜的厚度评估其生长速率,从而适当地调控戊酸雌二醇片的使用剂量(2-8 mg)不等。待阴道B超监测至子宫内膜厚度≥8 mm时,加用黄体酮注射液3天,其使用剂量分别为40mg、40mg、60mg,促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随后行冷冻胚胎移植,与此同时抽血监测E2、P值。胚胎移植后继续肌注黄体酮注射液60 mg/d直至移植后14天。于移植后14天清晨空腹抽血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判断是否生化妊娠,移植后28天行引道超声检查判断是否临床妊娠。结果:自然周期组患者与人工周期组患者的基础情况、移植胚胎的个数及优质胚胎数、移植日孕酮及临床妊娠结局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及雌二醇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相比较,两组患者移植的优质胚胎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不孕者不同内膜准备的2组患者的年龄、移植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质个量、移植优质胚胎率、移植日孕酮水平与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移植日雌二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T中自然周期方案与人工周期方案的临床妊娠结局相近。继发不孕者两种方案的妊娠率也相似。F-ET方案的选择应采取个体化的原则。
其他文献
目的:子痫前期为妊娠所特有的疾病之一,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其发病机理仍尚未完全阐明,据报道自身免疫细胞以及相关的免疫细胞因子被认为在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中有着
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具的增多,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发生率有逐渐高的趋势,其死亡率在我国已居首位,随着我国诊疗技术的提高,各级医院CT、
目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主要包括盆腔脏器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eontinence,SUI)。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