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RNA是一类由19~26个核苷酸组成的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其“种子序列”识别并结合靶mRNA的3’端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从而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miRNA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且部分miRNA编码基因序列的变异影响miRNA的表达。为此,本课题拟通过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miRNA的筛选及其编码基因序列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变异的分析,为探索miRNA编码基因序列变异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病变进展、预后判断等临床分子标志物的可能提供基础。目的:筛选并验证乳腺癌发生、发展相关的miRNA;分析miR-205编码基因区域SNP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方法:1、通过miRNA表达谱芯片在不同转移性能的12个乳腺细胞株中筛选差异表达的miRNA。2、qRT-PCR与爬片细胞原位杂交验证miR-205在不同转移性能的乳腺细胞株中表达。3、乳腺病变组织芯片原位杂交分析miR-205在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中的表达。4、十个肿瘤细胞株miR-205编码基因PCR扩增后测序,筛选miR-205编码基因区域的SNP。5、乳腺良性病变和乳腺癌组织标本miR-205编码基因的扩增后测序,统计学分析rs3842530多态性与乳腺病变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miRNA表达谱检测分析发现,12株乳腺细胞中有9种miRNA存在差异表达(p<0.01,倍数值≥20或≤-20)。与低转移组(BT474、MCF7、MDA-MB-468、SK-BR-3、T47D、ZR-75-1、MCF10A、MCF12A)相比, miR-100、miR-138和miR-146a在高转移组(BT549、HS578T、MDA-MB-231、SUM159PT)表达上调,而miR-34a、miR-141、miR-200c、miR-203、miR-205和miR-375表达下调。2、qRT-PCR分析发现,miR-205在永生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低转移性能的乳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高于高转移性能的乳腺癌细胞株;爬片细胞原位杂交实验显示,BT549与MDA-MB-231中miR-205的表达较MCF7和T47D中低。3、乳腺病变组织芯片原位杂交结果显示,36例正常与良性乳腺病变中,33例(91.67%)表达阳性;36例乳腺癌中,23例(63.89%)表达阳性。miR-205的表达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11)。4、四株乳腺癌细胞(BT-549、MDA-MB-231、MCF7、T47D)、两株肺癌细胞(95-D、A549)、两株胃癌细胞(AGS、 MGC-803)以及两株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共十株肿瘤细胞株中miR-205编码基因序列存在较广泛的rs3842530位点变异。rs3842530位点SNP分型为纯合13/13型的细胞株中miR-205表达最低,其次为杂合9/13型和纯合9/9缺失型,特殊型(杂合7/9型)表达最高。5、195例乳腺良性病变和189例乳腺癌病变标本miR-205编码基因序列测序结果显示,rs3842530位点纯合9/9缺失型多态性在乳腺良性病变中的分布(61.03%)高于乳腺癌(56.08%),但无统计学差异(p=0.326);rs3842530位点纯合9/9缺失型多态性在乳腺癌ER(p=0.014)、PR(p=0.112)和ERBB2(p=0.391)高表达组的分布均高于低表达组。6、miR-205编码基因下游5bp和23bp处均发现C/T杂合变异。结论:1、乳腺细胞株中miR-205存在差异表达,与低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和正常永生化乳腺上皮细胞株相比,高转移性乳腺癌细胞株中miR-205的表达降低;miR-20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乳腺良性病变中的低。2、miR-205编码基因区域rs3842530多态性在肿瘤细胞株中普遍存在,且随着该位点重复序列AGC缺失数量的增加,miR-205的表达有增加的趋势。3、miR-205编码基因区域rs3842530多态性与乳腺癌标本ER表达的高低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4)。4、在miR-205编码基因下游5bp和23bp发现两处尚未报道的变异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