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绿洲各生态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所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其效用,并随着区域内所含有的生态系统的类型、面积、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它在提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需的农林牧产品的同时,有效地对抗干旱气候环境,维持绿洲自身的稳定和发展。绿洲作为干旱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区域,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本文以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方法为基础,通过对绿洲生态环境特征及生态系统景观类型的分析,构建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及价值量评估体系,并以甘肃省民勤绿洲作为研究对象,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对该地区1980年及2005年生态系统提供产品、调节、支持、文化四项服务及其具体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民勤绿洲生态系统景观类型中以农田总服务价值最大,而林地、草地单位面积生命支持服务功能较强,通过与GDP的比较得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大于GDP,但GDP增长速度明显高于生态价值,1980年到2005年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增加,其中生命支持服务所占比例较大,说明该服务功能对生态的维系起重要作用,但价值量呈下降趋势,表明产品服务价值的提高是建立在生命支持服务价值量降低的基础上。造成上述评价结果的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农业生产模式落后,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健全等方面。最后,从生态环境建设、产品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系统管理政策三个方面提出绿洲生态系统保护对策。本研究建立的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体系,为绿洲实施可持续协调发展提供了一些基础研究数据,也为今后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