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暴露度下泥沙颗粒受力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an3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研究泥沙群体性运动和实际工程的人来说,泥沙颗粒受力一直是研究泥沙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天然泥沙颗粒和其所处流场都具有随机性,给泥沙颗粒受力的研究带来了困难。泥沙颗粒在流场中受到重力、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水流对其施加的上举力和拖曳力,泥沙起动以后会受到摩擦力等。颗粒的受力也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流场条件,颗粒形状和表面粗糙度,水体浓度,颗粒级配与排列,以及暴露度等,使泥沙受力复杂化。国内外学者对泥沙颗粒受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非均匀泥沙、紊流和雷诺数较大等情况下的研究仍有待深入。本文采用Flow3D软件对单颗粒泥沙和泥沙群在紊流定常流下的受力进行了数值模拟,针对单颗粒泥沙主要研究颗粒高度改变时流速梯度变化对泥沙受力的影响,针对群沙,文章重点研究不同排列方式下,暴露度和流场的变化对泥沙受力的影响。通过建立数模,得到了不同泥沙暴露度下,拖曳力系数、上举力系数和作用在颗粒上的力、力矩关于泥沙颗粒直径、流速等因素的一定规律。文章还用Tecplot360对结果处理,做出了泥沙颗粒附近的若干条流线,观察数值实验结果所得到的流线和涡量示意图,没有发现平面封闭的涡,单颗粒泥沙后部的流线沿水流方向如同拧麻花般交织在一起,流线弯曲旋转处的涡量变化较大,因此涡的表示应当基于三维空间。
其他文献
大坝失事或破坏产生的洪水波将会严重影响大坝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溃坝生命损失评估已经成为了溃坝洪水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溃坝生命损失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淹
气垫式调压室的概念是挪威工程师L?Rathe 提出来,并于1973 年在Driva水电站工程中首先成功运用。从Driva 水电站起,气垫式调压室以其独有的优越性:布置灵活、施工方便、经济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在挪威广泛运用。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起也对气垫式调压室开始了研究,在2002 年以后从华能自一里水电站和华能小天都水电站起也进入了实际运用阶段。本文从气垫式调压室的设计理念入手,重点借鉴了
河床冲淤演变的影响因素颇为复杂,主要取决于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边界条件。黄河流域水沙异源的特点使得进入黄河下游河道的水沙特性与其来源区密切相关,而水沙组合不同的洪水
随着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在传统底流消能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消能工,跌坎型及突扩型消力池不仅具有消能率高、泄洪雾化小、尾水波动小
饲料资源紧缺是制约水产养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主要从摄食选择与消化道健康、蛋白质代谢调节及高效利用等方面探讨营养素代谢,寻找提高营养素利用效率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