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我国现代历史上一股不可回避、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它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反共性、欺骗性和渗透性,与四项基本原则针锋相对。它的出现和存在,对共产党员、领导干部、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造成了冲击,增加了改革开放的噪音,破坏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环境,干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1989年一场动乱爆发,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历史痕迹。什么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共产党是如何与资产阶级自由化作斗争的?这是本文考察的重点。对于第一个问题,党的文献资料和中央领导同志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有过不尽相同的称呼,如:自由化思想、自由化倾向、精神污染、资产阶级自由化主义、自由化思潮等。尽管称呼不完全一致,但指代的事物为同一个,内涵和本质都是一样的,即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要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对于第二个问题,共产党是如何与资产阶级作斗争的,回答这个问题,绕不开邓小平。用邓小平自己的话说,他是说的最多、最早、最坚决的人,在这个问题上,他一贯意志坚定,从未含糊和动摇。翻开邓小平文选可以发现,资产阶级自由化是文选中的高频词汇,从来没有一位中央领导有像邓小平那样的关注这个问题。邓小平不仅最早发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苗头,还坚决地平息了由资产阶级自由化煽动起来的暴乱,捍卫了国家的前途命运。而对那些在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上立场不清、态度不明的人,他则数次严厉批评教育,并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是一项长期斗争,将伴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此邓小平也有“政治交代”。同时,他还提供了反对自由化的有力武器,即四项基本原则。纵观共产党与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全过程,虽然期间经历了一定失误,但总体上是成功的,正确的。在斗争中,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都面貌一新,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日趋增强。但即便如此,在未来的岁月中,仍然不能放松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判和警惕。研究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这场斗争很有必要。深刻分析斗争背景,回顾斗争的历程,总结斗争的特点、经验、影响,对新时期推进改革开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截取了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与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历史。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内涵、实质和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研究情况等。第二章介绍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必要性,即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反动社会思潮,具有极端危害性,同时还是西方“和平演变”的工具。第三章主要回顾了斗争的过程,重点讲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提出,分析了反对精神污染、出台精神文明建设决议、八九暴乱等斗争的标志性事件,阐述了在斗争中中共高层达成的共识。第四章介绍了斗争呈现的特点,即不影响经济建设、不搞运动、不用‘左’的东西反右。第五章阐述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启示,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不能脱离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