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es_d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转移支付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旨在弥补政府间财政失衡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政措施。自1994年我国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以来,作为分税制财政体制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平衡各地之间公共产品的提供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许多问题,如转移支付过于随意、不公开等。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缺失不无关系。鉴此,对财政转移支付立法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一般分析。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了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及其特征,着重从转移支付的概念的界定来介绍,提炼出转移支付的特征;其次阐述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存在的原因,如政府间事权与财权的不平衡、支付方式和支出结构不合理等;最后结合财政转移支付理论论述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必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外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首先介绍了美国、日本、德国等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情况;其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了各国转移支付立法对我国的启示,认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应当明确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明确立法的目标以及转移支付的形式和计算标准等。第三部分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一些设想。就立法宗旨而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的宗旨是弥补财政缺口、保证最低公共服务标准、加强中央宏观调控、实施中央稳定经济政策等;就立法原则而言,转移支付立法应当遵循公平原则、责权利效原则、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立法的开放性与前瞻性原则;就立法模式而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应当先在《宪法》和《财政基本法》中加以规定,为财政转移支付立法提供上位法依据,然后再制定专门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就立法具体内容而言,应当整合当前较为混乱的转移支付方式,改传统的“基数法”计算转移支付规模为“因素法”计算转移支付规模,明确转移支付拨款的决策者和行使者,同时要在立法中规定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的激励、保障机制等。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互联网自身具有的传播迅速、突破时空限制等特性决定了其既具有可资利用的工具属性,又具有社会公共空间属性。微博上随手转发未经求证的朋友圈中“非转不可”的消息,论坛上穿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金融服务领域中的外包业务发展越来越迅速,特别是离岸外包形式,更是潮流所趋。在中国,金融服务外包虽是刚刚起步,但是也已经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势头。目
同破产法久远的发展历史相比,跨国破产属于新生事物,但它出现后很快就成为了各国破产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并持续至今。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得跨国破产案件与日俱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