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社区建设是国家治理乡村的一种规划性制度安排和推进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步骤。在此进程中,政府介入是必然也是必须的,同时政府介入又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为何需要政府介入、如何介入、绩效如何以及如何实现有效介入引起了政界、学界等广泛关注。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F镇为例,旨在对当下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政府介入行为、产生的社会效应及其界限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希望为基层政府提升治理水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有效开展提供经验和启示。本项研究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侧重交待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与说明核心概念。第二部分交待了农村社区侧重研究基层政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认为,基层政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有效整合与配置资源的重要途径,符合政府自身职能设定的内在需要。第三部分侧重考察F镇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况,包括背景及主要做法;第四部分旨在进一步发现与概括基层政府介入的主要方式及其绩效,概括了四种介入方式。即,动员与引导式介入、规划与组织式介入、协调与服务式介入、规范与监管式介入。其绩效主要表现为四方面:一是加快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序整合;二是促进了农村社区硬环境的改善;三是促进了基层政府社会管理水平的提高;四是提升了基层政府的公信力。第五部分侧重指出了农村社区建设中基层政府介入错位表现,包括越位和缺位表现,并且从意识层面、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层面、制度层面出发分析了农村社区建设中基层政府介入错位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阐述了内在依据、基本原则以及具体职责等三个层面,考察了基层政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的界限。提出了正当与合法、有限与有效、民主与协商以及需求导向四大原则,指出了基层政府介入农村社区建设的职责分别为从主管走向监管、从划桨走向掌舵、从控制走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