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硒主要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植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取决于土壤硒的有效性,而土壤硒的有效性与其在土壤中存在的形态有关。本文选取从湖北恩施富硒区采集的10种不同含硒量的土壤,采用14种不同化学提取剂对土壤有效硒进行分析,通过盆栽幼苗实验筛选出土壤有效硒的分析方法,采用水稻盆栽实验研究土壤硒含量与植物硒吸收之间的关系以及外源硒对水稻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探讨不同化学添加剂对富硒土壤上硒的释放效果的影响。研究试图为土壤硒肥力的诊断以及富硒土壤上硒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10种全硒含量为0.46-9.22mg/kg的土壤上,采用14种不同提取方法测定的土壤有效硒含量0.00-292.94μg/kg,占全硒含量的0%-15%。碳酸氢钠(含有机硒)法提取的有效硒含量相对最高,而且与烤烟、印度芥菜和水稻等植物的硒含量及硒累积量关系最为显著,是评价土壤有效硒含量的最佳方法。2.研究了连续浸提法测定的土壤硒形态与烤烟硒吸收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形态硒中,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与烤烟硒含量及累积量的相关性最好,对烟草的有效性较高,容易被烟草吸收和累积。可以认为,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硒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硒是对烟草有效性较高的硒形态。3.采用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硒含量土壤上水稻对硒的吸收,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在土壤有效硒含量>0.11mg/kg时,生产出的稻谷硒含量在0.20-1.50mg/kg之间,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对富硒稻谷硒含量的规定,说明在此有效硒含量的土壤上种植水稻,可以获得富硒稻谷。4.在分蘖期至孕穗期,水稻对硒的吸收能力在加强,而到了成熟期硒才逐渐向穗部转移。在富硒土壤上施用外源硒可以显著地增加水稻植株以及稻米中硒的含量。分蘖期和孕穗期水稻植株中硒含量分别提高了590%和272%。施硒将稻米中的硒含量提高了412%。此外,施用外源硒可以显著提高稻米的产量,使稻米的产量提高了18%。5.在旱地和淹水土壤上,分别通过添加猪粪和秸秆可增加土壤有效硒的含量。粉煤灰作为一种工业固体废弃物,可以考虑用在淹水土壤上来提高其硒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