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在制约着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燃煤电厂从自身的发展来看,不得不对其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重视起来,其在生产经营中耗用大量的化石能源,致使其每年向外部环境排放的空气污染物比例在工业总排放量中居高不下。为了响应国家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号召,燃煤电厂势必会在节能减排技术以及增加环保设备方面加大投入,但这会致使其运营成本的大量增长,从而增加运营压力。对燃煤电厂企业环境成本进行有效核算计量,主要取决于其核算所提供环境成本信息的准确性,所以在低碳经济的大环境下,对燃煤电厂碳排放成本核算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尽管燃煤发电使用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并且严重污染了环境,但因其存在成本和技术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在电力能源结构中仍然占有绝对的比重,这一现实促使燃煤电厂向循环经济转型发展。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融合物质流与价值流,寻求节约能源资源、降低环境负荷、增加经济价值的共赢目标,已经成为环境会计学与经济学等各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内容可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总结了国内外燃煤发电企业碳排放现状以及我国燃煤电厂碳排放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进而提出了碳排放成本核算的总体框架。其次运用燃煤电厂单位工序的“流分析”,分别从生产流程的物质流动和能量流动两个方面建立了CO2排放量的计算模型,并根据燃煤电厂碳排放成本确认的原则,结合燃煤电厂企业碳排放内部成本和碳排放外部环境损害成本,构建了燃煤电厂碳排放成本的核算思路。最后在碳排放成本核算结果的基础上,运用资源价值流转分析思路找出燃煤电厂生产工序中碳排放成本能够减少的潜力点,并结合国华太仓电厂生产的实际情况,将本文研究的碳排放成本核算方法应用到该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以达到验证和支持本文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