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层序地层学研究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经典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测井地质学等理论及技术方法为指导,在充分了解四川盆地区域地质背景和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综合野外露头剖面、钻(测)井及测试分析等资料,深入开展了下寒武统沧浪铺组的地层分区和层序地层学研究。首先,通过对四川盆地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的详细观察及薄片显微鉴定,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遵循岩石地层学划分原理,利用地层厚度、岩性组成、界面岩性变化等资料,重新厘定了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地层6小区划分方案,并以川西小区地层命名方案,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自下而上划分为筇竹寺组、沧浪铺组和龙王庙组。研究表明:沧一段沉积时期,雷波、川东—黔北地层小区以碎屑岩和粘土岩沉积为主;龙门山、川西和鄂西—渝东地层小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南江—旺苍地层小区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沧二段沉积时期,龙门山、川西和川东一黔北地层小区主要岩性保持不变,而雷波、南江—旺苍地层小区以碎屑岩沉积为主,鄂西—渝东地层小区以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其次,在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野外露头、岩心、岩屑和测井等资料,识别出古风化壳、侵蚀冲刷面、地层叠置转换面和岩性岩相转换面等4种类型的层序界面,并将四川盆地下寒武统沧浪铺组划分为2个Ⅱ型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均由海侵体系域(TST)和高位体系域(HST)构成,除龙门山小区SQ2顶部遭受部分剥蚀外,其余地区三级层序均发育齐全且展布稳定。在单井/剖面划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个三级层序的厚度、物质构成和结构样式等。在沧浪铺组层序地层格架建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沉积体系域构成及其时空展布、纵横向演化规律的研究,指出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给是四川盆地沧浪铺组三级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沧浪铺组SQ1沉积厚度分布于20~400m,龙门山、雷波和南江—旺苍地层小区发育TST厚度大于HST的非对称型结构,鄂西—渝东地层小区发育HST厚度大于TST的非对称型结构;SQ2沉积厚度分布于30~510m,龙门山小区发育TST厚度大于HST的非对称型结构,雷波、南江—旺苍和鄂西一渝东小区发育HST厚度大于TST的非对称型结构;而川西、川东—黔北地层小区在SQ1、SQ2中均发育两种类型的非对称型结构。最后,根据收集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沧浪铺组各体系域地层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沧浪铺组地层分布受到绵阳—长宁拉张槽填平补齐、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和盆地周边古陆抬升影响,总体表现为沿成都—安岳—重庆—秀山一线呈NW-SE向展布,厚度高值区位于盆地周边和绵阳—长宁拉张槽内部,其中最大厚值区位于川东南部的湄潭—秀山一带(798m),最小厚值区位于安县—仁寿—峨眉—甘洛一线以西,整体呈现出西薄东厚的地层分布特征。
其他文献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迅猛发展,二维油气预测方法已不能满足油田深度开发的需要,三维油气预测逐步发展并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地震数据蕴含着复杂的地球物理信息,对地震数据各道(观测点)特征属性的提取并进行聚类,可发现许多有益的信息。利用已知和经验分别赋予不同类别油气含义构建油气分布图,通过已知与未知的类比,可预测寻找新的含油气区域,为勘探、开发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K-means算法具有简单、快速且能有效地处
学位
当前,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呈现出分散建设与无序接入的低端量化扩张态势,难以满足电网低碳转型下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深度开发与可持续发展需求。文中探索分布式光伏集群一体化开发与运营模式,提出集群开发用户侧分布式光伏资源博弈策略。首先,构建以集群运营商为主体的分布式光伏集群开发与运营模式;其次,针对用户自建光伏或出租场地两种开发模式,提出用户光伏开发行为预测方法;然后,揭示集群运营商与用户在光伏开发资源分配
期刊
在渝南地区周边的焦石坝、大足、丁山等地区都取得了页岩气勘探突破的背景下,综合渝南地区岩心的观察描述,镜下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的微观观察,以及页岩X-全岩衍射数据、物性、有机地球化学和含气性等实验分析资料,对四川盆地渝南地区龙马溪组下部富有机质页岩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对龙马溪组地层进行精细准确的划分,首先将龙马溪组分为龙一段和龙二段,又将龙一段页岩地层分为龙一 1亚段和龙一2亚段,进一步又将龙一
学位
本论文针对川西北九龙山地区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层,基于井下岩心资料、薄片鉴定、物性分析、测井解释、地震资料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等,以储层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为理论指导,对裂缝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进行研究。统计研究区宏观、微观裂缝的参数特征,运用数学方法对参数进行梳理比对,明确裂缝不同方面对储层的影响。在碳酸盐岩中,裂缝与溶蚀孔洞共同影响储层的优劣,利用印模法、残厚法等手段开展岩溶古地貌刻画,同时结合相干属
学位
轮南凸起正位于塔北隆起的中部地区,为更次一级的正向构造单元,该凸起介于草湖凹陷和哈拉哈塘凹陷之间,北接塔北隆起的中部断隆带,南邻满加尔坳陷,为一在纵向上具有继承性的古潜山构造,是周缘凹陷油气长期持续运移及富集的有利区带。本次研究区正位于轮南凸起的中西部地区。研究区下奥陶统鹰山组岩溶储层广泛发育,且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但该区油气富集既不受轮南潜山整体闭合构造的控制,也不受局部残丘高部位的控制,油气分布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燃气应用不断拓展和输配管网延伸,各种对管网设施及用气安全构成威胁的因素越来越多,目前燃气公司在抢险应急处置过程中,现场处置和信息分发只有通过短信、电话依次单项传递,抢险效率低,无法及时有效传递抢险信息,可能会延误抢险时机。因此,开发一款燃气应急抢险系统尤为必要。本论文将面向对象思想与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结合,采用软件工程图形化建模技术对燃气应急抢险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在设计初期,对
学位
某石化企业重整装置再生循环干燥系统S22053双相钢换热器换热管发生泄漏,堵管率达到64%,导致换热器失效。通过对泄漏换热器宏观观察,并对取样采用化学成分分析、金相分析、腐蚀坑形貌观察、能谱分析等表征手段,结合壳程入口处再生气露点温度计算、温度场数值模拟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重整装置双相不锈钢换热器的失效原因为壳程侧的盐酸腐蚀。产生盐酸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壳程介质中水蒸气含量大于1.1%和氯化物含量
期刊
研究工区石炭系气藏储集具有面积庞大,剩余储量可观;低渗储层储量占主导,动用程度低,十分需要改造;已由直井开发过渡到以大斜度井水平井开发为主;该气藏酸化工艺已有研究和积累,但优化量化分段仍为短板亟待解决的特点。但是,大斜度井水平井酸化的优化定量分段影响因素多,国内外目前仍处于初步探索与研究阶段,为进一步挖掘和改善该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酸化增产效果,有必要开展该气藏大斜度井水平井酸化优化量化分段研究,深
学位
钻井作业是一项隐蔽性地下工程,面临着多种不安全因素,如人员的违章作业、安全管理缺陷、设备失效等,这些不安全因素引发作业过程中的各类事件事故,既造成财产损失又威胁到人身安全。因此,有必要对钻井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建立一套安全分析与评价系统,为钻井作业提供科学指导。BP神经网络因其良好的自适应、自学习以及对非线性连续函数的拟合能力,近年来常被应用于安全评价领域。然而,钻井作业是一个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的
学位
近年来,川西北部地区双鱼石构造下二叠统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其典型特点是烃源岩热演化程度高,储层埋藏深,构造复杂,且断裂较发育。本文以双鱼石构造下二叠统栖霞组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构造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和现代油气地质成藏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指导,采用室内与室外、井下与地面、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储层特征和烃源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多参数气源对比方法,明确了储层中天然气的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