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冷条件下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ygs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新一代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TMCP)技术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热轧钢铁材料开发与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钢铁行业绿色生产工艺技术与应用示范”项目课题“热轧板带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以及首钢迁钢、首钢京唐等企业超快冷系统开发合作项目,围绕超快冷条件下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的高精度、智能化控制方法,在基于超快冷的轧后冷却数学模型建立、超快冷控制策略、卷取温度控制方法、冷却介质调节策略和控制方法、轧后冷却策略对典型钢种厚度方向组织均匀性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相关产线工业化生产,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热连轧线板带钢具有运行速度快、产品规格跨度大等特点,目前关于以射流冲击为主要换热机理的热轧板带钢超快速冷却数学模型研究较少。针对热轧板带钢轧后冷却过程换热特性,构建了基于差异化离散模型的板带钢有限差分方程,有效提高了数学模型在线运算的效率和精度。同时,结合板带钢轧后冷却热交换机制,建立了对流换热系数理论统计模型,并对模型修正系数进行了优化处理。  (2)新一代TMCP工艺条件下,超快冷出口温度(UFC-T)是影响产品组织和性能的重要工艺要素,目前关于热轧板带钢UFC-T控制策略和方法的文献资料较少。结合带钢超快冷过程冷却强度大、厚度方向温度梯度明显等特点,以超快冷单根集管为单位冷却单元,采用有限差分算法,系统分析了集管设定策略对带钢UFC-T的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超快冷最优化组态设定策略。同时,针对超快冷设备紧凑、响应速率快等特点,开发了UFC-T智能自适应系统,实现了UFC-T的高精度、自适应控制。  (3)热轧板带钢头部特殊冷却过程的高精度控制是产线稳顺生产、提高成材率的重要手段,也是轧后冷却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针对超快冷工艺条件下不同产品的工艺需求及产线轧后冷却设备布置特点,开发了热轧板带钢层流冷却区域头部不冷、超快冷区域头部弱冷以及基于压力预补偿的头部不冷控制策略,实现了带钢头部特殊冷却段的高精度控制(温度720℃以上,长度2.0m),厚规格产品成材率提升近5%。  (4)热连轧线常规卷取温度(CT)PID反馈控制器在增益参数整定不合理的条件下,通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针对CT反馈控制高度非线性及动态时滞等特点,开发出专家自整定抗时滞PID控制器。应用结果表明,新开发的PID反馈控制器,能够实现高效、稳定的CT反馈控制,CT±20℃命中率得到近5%的提高。  (5)对于冷却线长度较短的热连轧线,应用超快冷技术已成为弥补其冷却能力不足的最有效手段。在系统分析产线特点的基础上,针对其轧后冷却调节时间短、温度修正手段不足等突出难题,结合超快冷工艺技术应用,开发出基于智能前馈设定的CT轧后冷却控制方法,该类产线CT±20℃命中率提升近8%。  (6)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品种规格变化时的首卷钢受设备工况、控制系统计算偏差等因素影响,温度控制精度通常较差,影响产品批次稳定性。为此,结合热连轧线数据信息特点,引入大数据技术以利用轧线历史数据指导当前生产。通过数据库的建立以及智能算法的开发,形成了集数据记录、智能检索、指导生产为一体的大数据CT智能自适应系统。应用效果表明,针对部分钢种,CT±20℃命中率得到近2%的提高。  (7)超快冷供水压力和集管流量的合理、高效调节,是提高冷却水利用率、保证带钢冷却过程温度控制精度的重要前提。针对超快冷高压动态供水、集管流量非线性调节等工艺特点,提出冷却介质调节效率的评价方法,并开发出基于调节效率的节能型高精度水压控制策略,在保证压力调节精度的同时,超快冷供水系统节能达20%。同时,开发出基于调节效率的超快冷集管流量PI控制器,并利用新建立的仿真模型对控制器参数的最优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实现了流量调节阀组不同初始开口度和干扰量条件下PI控制器参数的最优化。  (8)基于超快冷工艺特点,开发和利用合理的冷却路径控制方法,实现热轧板带钢组织性能的综合调控,是新一代TMCP技术的最终目的所在。以厚度为22.0mm的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轧实验与温度场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冷却路径下带钢厚度方向组织和性能均匀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首先采用超快冷中等能力冷却(冷速约23℃/s),再进行超快冷极限能力冷却(冷速约50℃/s),实验钢厚度方向获得了较为均匀的组织和性能。该冷却路径下,实验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及-20℃冲击功较常规层流冷却分别提升80MPa、40MPa和45J,且厚度方向宏观硬度偏差控制在了20HV以内。该研究成果对超快冷条件下高品质管线钢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本课题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多条常规热连轧线,针对不同产品、规格及轧后冷却工艺制度,实现了UFC-T、CT、冷却水流量、压力等工艺参数的高精度稳定控制。利用超快速冷却成套装备技术并配合高精度轧后冷却控制所提供的平台,成功开发出系列低成本高品质产品,并实现了稳定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为企业降本增效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其他文献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HELLP综合征是HDP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母婴安全.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免疫学在HDP及HELLP综合征肝损伤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对传统教育模式中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进行改变,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合作和沟通能力不断加强,同时对学生的创新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当前在数学课堂中已经广泛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但是在使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其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就是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实施  一、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
本文在分析并总结了我国住宅全装修行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全装修住宅在室内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运用文献调查法、定性分析法和归纳法着重从全装修住宅的风格特征设计、功
摘 要:我国是文化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承千年的历史文化是无价之宝,是我国长远发展下去的重要支柱。这些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古典名著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为了实现文化的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古典名著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对阅读古典名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古典名著;小学语文;阅读意义;阅读方法  阅读不仅可以增长人们的见识,同时也可以实现信息、
摘 要:初中生物实验课对学生学习生物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喜欢上生物。故而上好一堂生物实验课是每个初中生物教师都必须考虑的,本章内容主要阐述上好一堂生物实验课应做好哪些准备,从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几方面来阐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课  生物是研究有生命现象的植物、动物、人体的活动规律,是一门自然科学。要學好生物课,生物实验是主要的。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的 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rE) 158例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58例IE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采取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其预后.结果 发热是158例IE
燃烧是一个复杂的理化过程,其发生和发展具有随机性和不可控性。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是大、小兴安岭主要的林区类型,因其伐根和枝丫残留大量油脂而异于其他种类
通过siRNA hsp70干扰大豆蚜后,分析其体内hsp70基因、热休克蛋白70、内源物质和激素表达变化,寻找siRNA干扰效果最明显时间点.利用RNAi技术介导、Real-time qPCR技术、试剂盒
作为湖湘文化一部分的湘南民居装饰,是传统民居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有着独特的装饰特征和特殊的文化内涵、造型意匠,在历史、科学、建筑、工艺等方面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