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普遍关注的问题,是近年职业教育工作重点之一。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和形式。现代学徒制与我国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参与者主体地位、学生身份、校企双方合作方式与深度等方面存在不同。西方现代学徒制多以企业为主体,坚持企业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国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学徒制就是为了破解传统“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发展难题。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我国已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但受传统“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和“学校主导职业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的现代学徒制实践大多坚持学校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研究和实践中,关于现代学徒制的主体性问题却出现了争议和分歧:现代学徒制应该坚持企业主体、学校主体还是校企双主体抑或是政校行企等多主体模式?研究者和实践者莫衷一是。企业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在我国是否有生存的土壤?学校主体的现代学徒制如何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而不掉入传统“校企合作”浅表化的窠臼?校企双主体的模式又如何平衡校企双方的利益与职责?政校行企等多主体的模式是否会陷入主体不明确的泥淖?可见,现代学徒制主体的确定性追求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先行条件,它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本研究旨在借鉴情境学习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探讨企业主体的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图景,并从情境学习理论出发,构建一个企业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从而提出企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策略。为实现此目的,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对相关问题展开了研究。首先,从历史和价值维度审视了我国传统“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逻辑,从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学生、政府等参与主体分析了“校企合作”中的问题与成因。其次,通过比较分析阐述了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四国的现代学徒制发展模式,对其发展脉络的厘清、内涵特征的解析以及运行模式的把握,归纳和总结了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其共性,为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再次,根据我国已有的研究和实践,在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厘定了我国企业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并尝试着构建了企业主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然后,基于上述研究,以具体的企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博世学徒制”进行个案剖析,以明确企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最后,根据我国现代学徒制实践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从顶层设计、保障体系、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学生身份、师资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创新等方面提出了深化我国现代学徒制的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