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烧碱与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印染、纺织、冶金等行业中应用广泛。在工业制备烧碱的工艺中,主要采用的是离子膜烧碱法。其原理是原料盐水在利用离子交换膜分隔开的阳极室和阴极室中进行电解,根据离子交换膜所具有的选择透过性,制得所需的烧碱。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到工业生产烧碱的品质、产率和成本。其中,影响离子交换膜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为在原料盐水中是否含有杂质。例如:Ca2+、Sr2+、Ba2+、Al3+、Hg2+、Mg2+、 Ni2+、Fe2+、Al3+、I-、SO42-等离子会影响电槽的电压电流等等。其中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沉淀法及螯合树脂法除去,硫酸根离子可以通过脱硝除去。相较于这些离子,碘离子较难脱除。若盐水中存在碘负离子,当其进入到在阳极液中就会被氧化成碘酸根或高碘酸根的形式。高碘酸根与钙离子、镁离子、钠离子等阳离子生成不溶的沉淀,易聚集在离子交换膜上,严重影响了离子交换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对于盐水中碘的脱除至关重要。本课题就离子膜烧碱中的脱氯淡盐水、脱硝盐水、精盐水和卤水进行脱除碘的研究。其中,卤水中的碘以还原态(I-)的形式存在,盐水中存在碘离子,并含有一种或多种其他形式的碘,成分较为复杂。分别对卤水和盐水进行除碘实验设计,并进行结果分析,研究得到的具体结论如下:1、本实验所讨论的脱硝盐水、脱氯淡盐水和精盐水中均含有碘离子,同时可能有微量IO3-、I2、I3-、I2Cl-、Cl2I-等其他形式的碘存在,成分较为复杂。2、改进文献报导中利用加入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来去除盐水中碘的方法,先加入过量亚硫酸钠,再加入氧化剂,利用吸附剂对于碘单质进行吸附的方法,来去除盐水中的碘。优化氧化剂的加入量,这种方法对脱氯淡盐水脱碘率为29.41%,对脱硝盐水的脱碘率为27.20%,对精盐水的脱碘率为30.13%。3、利用蒙脱土的吸附性与铜盐沉淀法,将蒙脱土进行铜盐改性,用于盐水除碘。优化反应条件,在pH=5.0~6.0条件下,50 mL盐水中加入2.00 g铜盐改性蒙脱土,反应40 min,对脱硝盐水、脱氯淡盐水和精盐水中碘的吸附率分别25.37%、27.10%和24.90%。4、卤水除碘的最优条件为:在pH为2.0的酸性条件下,加入0.40mL氧化剂对100 mL卤水进行氧化反应40 min,将处理后的卤水以6.0 mL/min的流速通过吸附柱,对碘单质进行吸附。可以成功地除去卤水中大部分的碘,脱碘率达到80.00%以上,碘含量低于0.40 ppm,基本达到碘含量标准。5、本课题所研究的脱氯淡盐水、脱硝盐水和精盐水中成分较为复杂,含有很多与碘同族的氯元素。并且,碘的存在形式也较为复杂,可能会相互影响反应进行程度。这些原因均对盐水除碘的效果产生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