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运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以“生态意识”为核心视角考察广西当代散文创作。简要分析广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山水旅游文化中的生态内涵及其对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对广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析和梳理,辨析其生态意识从潜隐到凸显的发展路径。重点对徐治平、邓咏、林宝、韦佐、潘琦等作家的生态散文创作进行个案考察。从这些作家的生态散文创作中寻找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意相通的生态情感,力求重新找回人类对自然缺失已久的生命意识,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推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通过挖掘这些散文中表现出的生态美感的礼赞、生态危机的警示、物种消逝的忧虑、生态责任的反思、生态理想的追求、欲望心理的追问、生态伦理的呼吁、生态家园的坚守等不同层面的生态意识,从而对地域性生态散文的创作提供启示意义。
广西生态散文虽然为中国生态散文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题材的涉足领域和主题的精神追问方面与全国优秀的生态散文相比差距还很明显。这也是广西生态散文创作今后应着重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