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聚焦与心灵共振——广西当代散文创作中的生态意识

来源 :广西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q0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试图运用生态批评相关理论以“生态意识”为核心视角考察广西当代散文创作。简要分析广西传统的民族文化与山水旅游文化中的生态内涵及其对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对广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散文创作进行分析和梳理,辨析其生态意识从潜隐到凸显的发展路径。重点对徐治平、邓咏、林宝、韦佐、潘琦等作家的生态散文创作进行个案考察。从这些作家的生态散文创作中寻找出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心意相通的生态情感,力求重新找回人类对自然缺失已久的生命意识,悲悯情怀和人文精神,从而推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反思。通过挖掘这些散文中表现出的生态美感的礼赞、生态危机的警示、物种消逝的忧虑、生态责任的反思、生态理想的追求、欲望心理的追问、生态伦理的呼吁、生态家园的坚守等不同层面的生态意识,从而对地域性生态散文的创作提供启示意义。   广西生态散文虽然为中国生态散文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在题材的涉足领域和主题的精神追问方面与全国优秀的生态散文相比差距还很明显。这也是广西生态散文创作今后应着重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本论文试图比较两部艺术成就很高的悲剧著作: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与白朴的《梧桐雨》。第一章追查李尔、李隆基二人以及其故事的史实与文学演变,因为两部剧作均在颇多历史记载
店铺名称语言属于社会用语。作为语言系统活动的外层,它比较直观地反映语言系统整体的变化;作为生活的显示器,它忠实地记录和折射着社会生活的千交万化。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
特指问句是疑问句句式中至关重要的一类,长期以来,它因独特的表达形式和丰富的表达效果备受关注。基于学界对现代汉语特指问句各个方面研究的状况,本文着重对特指问句的句式结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曹叡是曹魏的第二位皇帝,与其祖曹操、其父曹丕并称为“魏之三祖”.其声名虽不如“三曹”显赫,但如全面加以考察,其于政治、文学层面皆有独特贡献。今人研究多偏于政治层面,文学
从古至今,在作者创作与读者阅读之间始终横亘着:思想与表达、经典书写与理解及阐释之间的矛盾,这成为贯穿古今中外文学活动挥之不去的永久困扰.本文试图从语言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白居易生活在大唐盛世,不仅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又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诗歌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音乐家,对音乐颇有造诣和研究。他的生活时时处处与音乐、舞蹈相依相伴,终身
为了研究多联机性能测试室温度场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其温度场不均匀性的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了不同送风方式、不同送风速度和不同送风温度条件下测试室的温度场的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