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与“清醒”:纳博科夫长篇小说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FGHIJKLMN1000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之一,他的创作对俄语文学和英语文学都做出了杰出贡献。关于纳博科夫的国内外研究可谓卷帙浩繁,但学界对纳博科夫独特的生存方式与其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的生活状貌及其小说的艺术追求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契合之处——“沉醉”与“清醒”这一特征却关注较少,但在笔者看来,弄清“沉醉”与“清醒”这一特征在三者之间的具体表现以及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能够加深对作家纳博科夫与其创作的理解。首先,笔者从纳博科夫自身经历入手,一方面分析了他所具有的天才意识使他在任何时候都充满热望地沉醉在自己为自己营造的个人世界里,享受到天才般的至高快感;另一方面,高度的自省意识又使他清醒地意识到流亡者与社会格格不入的一面,体验到不被他人理解与接受、被人误解的痛楚。然而,他并不因为后者就消解了前者,可以说,他是一个清醒的沉醉者,他认为“螺旋式”的循环方式走出了恶性循环。其次,从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主人公来看,他们与纳博科夫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他们都游走在“沉醉”与“清醒”之间,这主要从主人公所体验到的“时间牢狱的挣脱与无法挣脱”、“痴念中的狂喜与醒来时的绝望”两个方面来揭示。而纳博科夫就站在与主人公或近或远的距离之外,既揭露与嘲弄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喜剧性的一面,又对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永不回头的固执精神表示赞赏,他对人物的态度也暗含着他对自身的反思。再次,从纳博科夫在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审美追求来看,他一方面通过小说背景的真实、作家在小说中的影子以及对主人公的聚焦等营造出了一种“艺术真实”的氛围,从而使读者能够沉浸在小说故事中;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在小说中直接暴露虚构声音与塑造不可靠的叙述者来揭示小说的虚构本质,从而使读者清醒意识到小说的虚构性,使其小说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审美特征。在本论文中,笔者以纳博科夫自身及其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运用悲剧和喜剧以及叙述学的相关理论加以阐述,试图彰显出个性化的阅读效果。
其他文献
伊萨克·巴别尔(Isaac Babel)是前苏联著名的犹太作家,他的身份独特而又复杂,身份问题是困扰巴别尔一生的问题。本论文拟尝试从当代身份理论这一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巴别尔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