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质量关乎公众生命健康、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的高速发展,药品流通速度加快,不仅扩大了药品质量问题的危害范围,也增加了消费者反馈的便捷性,使企业与政府的声誉价值进一步扩大。然而,近年来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关注,药品质量监管政策不断改革与完善,但依旧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人员专业性不足、药品企业质量管理乏力、医疗服务机构非法牟利、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多方博弈视角,分析了多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研究了多种情形下的药品质量监管机制。首先,在政府分层监管下,考虑药品供应链各主体的质量投入策略,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药品原材料供应商、药品生产商、药品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参与的全过程多层级混合策略静态博弈模型,并对药品供应链上各参与方策略选择的Nash均衡进行了求解分析。研究表明:政府应从药品流通全过程对供应链各主体依次增加监管严格度;提高举报奖励金,降低举报成本、增加罚款额有利于各方积极采取质量投入策略;药品供应链上游参与者的收益信息对政府及下游参与者的策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合理制定各方的罚款额有助于提高监管有效性。其次,考虑医疗服务机构与药品企业合谋经营低劣药品的行为,并引入患者反馈机制,构建了政府监管部门、药品企业、医疗服务机构三方参与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各主体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过程和结果,并分析了各要素对博弈策略选择的影响机理,并利用雅克比矩阵和Lyapunov第一法则进一步研究了博弈系统均衡点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增强患者反馈可加快药品企业与医疗服务机构稳定选择合法策略的演化速度;患者投诉率提升能够有效遏制合谋行为、促进药品质量稳定提升;政府降低严格监管成本能够在演化过程中提高严格监管水平并放慢演变至宽松监管的速度;政府对药品企业的罚款必须足够大(大于阈值)才能避免出现合谋行为。第三,“互联网+医疗健康”背景下,在患者反馈机制中考虑患者失真评价现象,构建了政府部门、药品生产商、医药电商和患者参与的药品质量监管四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各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基于Lyapunov第一法则对复制动态系统十六种均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了促进药品生产商提供高质量药品的政府监管策略和患者反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倾向于失真评价或其投诉率较低时,医药电商更倾向于选择药品质量不检测,不利于互联网药品质量安全;患者失真评价下,不存在药品生产商提供高质量药品的稳定策略组合,而真实评价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监管机制可使互联网药品质量安全具有稳定性;提高患者评价(正面评价或负面评价)带给医药电商和药品生产商的声誉价值增加或声誉损失,将会使药品生产商选择提供高质量药品做为稳定策略;降低患者失真评价和投诉维权行为的增加,均可增强药品生产商提供高质量药品的稳健性。第四,结合访谈调研,利用Matlab 2017b软件对政府分层监管、合谋行为与患者反馈、“互联网+医疗健康”情景下的药品质量监管策略和各博弈主体的影响机理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并对政府罚款额、患者投诉率、药企声誉价值增加、药企声誉损失、患者失真评价概率等关键要素对博弈过程及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模型分析的有效性,对分析结论进行了可视化展现。最后,根据以上三种情形的多方博弈分析及数值仿真分析结论,总结影响博弈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要素,以及提高药品质量稳定性的措施,从药品供应链全过程角度、患者反馈机制、医疗服务机构、医药电商等方面为完善药品质量监管机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丰富了药品质量监管机制的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