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光场成像系统的信号处理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y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光学成像技术由于记录光线信息维度的缺失,只能实现单个聚焦点景深范围内的清晰成像。光场成像技术解决了传统光学成像技术原理上的缺陷,记录了拍摄景物更多维度的信息,并且能够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解决因散焦而模糊不清的物体再聚焦、多目标点聚焦和景物三维重建等问题。不仅如此,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系统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携带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有非常大的前景和潜力。光场成像技术结合了光学系统的硬件设计和信号处理的软件算法。由于光场成像系统的复杂性及实验条件的限制,性能优秀的光场成像系统在搭建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各种光场成像系统的数字处理往往难于得到原始数据,不利于对其展开信号处理分析方法的研究。本文从光场成像的理论出发,论证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系统在光场采集方面的优势,从理论、模拟和信息处理三个层面着手,分析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数字光场成像系统的各项性能及参数,并对获取到的四维光场信息处理,得到需要的图像。本文首先在理论上分析了数字光场成像系统的允许景深范围、视场范围、取样步长,为系统的模拟和仿真做了参数上的优化。然后基于MATLAB平台构建了基于微透镜阵列的数字光场成像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验证仿真结果。该仿真模型基于几何光学原理设计,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系统的基本模拟系统。同一拍摄范围内的光场信息是不变的,不同聚焦点图像只是选择成像的孔径平面或成像平面的位置改变了。通过光场的坐标变换,对光场成像计算,就能得到不同聚焦点的清晰图像。本文根据傅里叶切片成像理论对仿真得到的四维光场数据结果处理,实现了任意位置聚焦的效果。
其他文献
稀土离子因具备丰富的能级及稳定的化学性质而被用于制备上转换荧光材料,掺杂稀土离子的上转换荧光材料已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日益完善和成熟,该材料在红外生
在通信领域中,基于宽频带技术存在的扩频技术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而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其具备更宽的频带,同时又具有更小的尺寸。安装天线的工作平
作为物理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原子分子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子分子的空间结构、能级结构以及相关的原子分子动力学参数。其中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动力学参数作为相关领域的基
量子光学是量子力学与经典光学交叉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20世纪中后期才发展起来的,距离现在不过60年,它首先是由汉伯里布朗-特维斯(Hanbury Brown-Twiss)通过光场强度实验和量子
C02Z型六角铁氧体Sr3Co2Fe2404i具有高起始磁导率、高共振频率、较好的热稳定性和低损耗等优异的软磁性能。因此,在高频微波段电子器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Z型六角铁氧体SnCo2Fe24041中发现的室温低场巨磁电耦合效应,使得该材料进一步成为磁电传感器、低功耗逻辑器件、信息存储领域的热门研究材料。但是目前已报道的对该材料化学态、交流电学性质和掺杂改性方面的研宄还很少。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