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决“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三农”问题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公共产品是否能够有效供给。河南省地处中原,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的发展对全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自2012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之后,河南省的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与现代化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因此,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解决对于建设中原经济区,农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南省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问题是多方原因累积造成的。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政府对农业财政资金的投入有限以及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存在的各种因素,造成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普遍存在供给总量不足、供给主体单一、供给结构不均衡以及供给效率低下等现状。本文结合政府各项政策意见,运用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政府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知识结合实际调查和各项数据的统计整理,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总结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供给制度的发展变迁,借鉴国外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的经验,分析河南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性的设计一套相对较为完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并提出相关配套政策措施的改革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