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气候变化除了受自然因素影响外,还同人类农业生产活动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密切相关。气候变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正在无条件地走向低碳经济。目前,低碳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工业,在农业方面发展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相对薄弱。然而,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位居第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面临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固碳、节能等压力,如何实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40%~45%的减排承诺,低碳农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低碳农业能够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农业的发展。因此,为了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有些专家学者对低碳农业进行了研究,但是总体上看这些研究较为零散,针对农业二氧化碳排放展开的讨论相对单薄,大多是定性的描述性研究。同时,对国家、省市等大范围低碳农业研究较多,对县域等小范围发展低碳农业研究也很少。本文以四川省生态农业示范县—苍溪县为例,对其农业生产活动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填补县域低碳农业研究的不足。首先,通过收集、查阅、整理大量文献,在充分了解国内外低碳农业研究的基础上,将低碳农业与绿色农业、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进行了比较分析,加深了对低碳农业的认识和理解。其次,实地调查收集了苍溪县农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活动的相关数据,在苍溪县农业局专家的建议下,从农业投入与产出的角度,选取了适合苍溪县低碳农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即农用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村用电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以及农业生产总值;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各指标对苍溪县低碳农业的影响程度(关联度大小),即影响最大的是农村用电量,其次分别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农用机械总动力,影响最小的指标是化肥施用量;并对其低碳农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从1996到2010年苍溪县低碳农业发展条件越来越好,综合效益越来越高。最后根据上述评价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综合评价结果,从法律法规、科技研发、低碳模式、发展机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今后苍溪县低碳农业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