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木材剩余物与胶粘剂为原料制备缓释肥料壳体,根据木材剩余物本身的特性,确定壳体的成型方案,并设计了一套壳体成型机。对成型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制定壳体的冲压成型方法,探索缓释肥料壳体一次成型制造工艺。采用二次成型方法,制备松木、香椿木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将壳体装载肥料,采用室外林木施肥试验方法,定期测量桉树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以及样地中的土壤、桉树叶子的K、N、P含量,研究壳体施肥对速生桉树生长规律以及土壤、叶子中K、N、P营养元素的影响,揭示壳体肥料的释放规律,解析壳体的降解特性。采用室内模拟降解试验,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研究壳体的降解特性。揭示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的肥料释放规律,进一步优化壳体的制造工艺,制造适合林木生长需要的木材剩余物缓释肥料壳体。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采用冲压成型工艺,设计并制造了一套壳体成型机,并对成型机的结构及一次成型法制备木材剩余物缓控释肥料壳体的工作步骤进行分析。壳体的一次成型制造工艺为:采用多次连续冲击成型方法,当木材剩余物与生物油淀粉胶粘剂质量比为19:1,冲击压力为294 N,击打次数为5次时,壳体即可成型。壳体的容量、厚度、密度等参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2)松木壳体施肥、香椿木壳体施肥及直接施肥三种处理方法对桉树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存在不同的影响,差异显著。松木壳体和香椿木壳体对肥料养分的释放均具有缓释效果;前3个月,直接施肥处理桉树生长速率较松木壳体施肥、香椿木壳体施肥处理桉树生长速率快;第2至第5个月,松木壳体施肥效果较香椿木壳体施肥好,肥料释放速率较快;第6至16个月,香椿木壳体施肥效果较松木壳体施肥好,肥料释放速率较快。松木壳体施肥、香椿木壳体施肥及直接施肥三种处理方法对土壤K、N和树叶K营养元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对土壤P和树叶N、P营养元素的影响差异较显著。(3)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X射线衍射(XRD)分析肥料壳体的降解特性。FTIR分析表明:壳体主要成分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均发生降解;XRD分析表明:松木壳体降解速度较香椿木壳体快,温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木蹄层孔菌降解香椿木壳体速度较松木壳体快,桦剥管菌降解松木壳体和香椿木壳体速度相差不大;壳体滴加土壤悬浮液,降解速度缓慢;壳体室外降解速度较室内模拟降解速度快。(4)观察壳体林木施肥的宏观降解过程,对比分析可得:松木壳体降解速度比香椿木壳体降解速度快,与FTIR及XRD分析结果一致。